爱情是什么?《小王子》的作者,法国著名飞行员兼作家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曾这样说过:“爱不是彼此凝视,而是一起注视同一个方向”。
而在笔者心中,关于爱情,说的最好的一句话是《麦田守望者》的作者塞林格在其短篇小说集《破碎故事之心》中的一句:有人说,爱是性,是婚姻,是清晨六点的吻,是一堆孩子,或许真是这样。但你知道我怎么想吗?我觉得爱是想触碰又收回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来看看,除了文学大师们,心理学大师是如何了解与看待爱情的!
01
一步教育学苑
人们大都希望自己的爱情永远包括强烈的激情之爱和稳定的共情之爱。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激情之爱难以持久,其持续时间一般只有6-30个月,不会超过3年;而共情之爱则更加持久和幸福。完美的爱情是从激情之爱变成共情之爱。
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认为,爱情包含三种成分:亲密、激情、承诺。缺少某些成分,或者三种成分比例不协调的爱情都不理想。只有三种成分兼容并包,比例协调的爱情,才是完美的爱情。
亲密,以情感为主,心灵相近、互相归属、互相热爱,热情、理解、交流、支持、分享。
激情,以动机为主,关系浪漫,渴望与对方有身体结合,源自外在的身体吸引,由内在的性驱力驱动。
承诺,以认知为主,是对关系维系的一种认知,决定去爱一个人并对亲密关系承担责任。短期承诺是自己投入感情,决定爱一个人;长期承诺是为维持感情做出持续努力。
02
一步教育学苑
陷入爱情只需五分之一秒的时间。
当你遇见一个特别的人,脑中诱导兴奋的化学物质只需要五分之一秒的时间就可以开始发生作用。
对于爱情的脑成像研究显示,这涉及到脑部12个不同的区域。
当你看着,或只是想着你爱的那个人,脑中这些区域会释放大量神经递质,比如催产素,多巴胺,血管加压素以及肾上腺素,这时,你就像注射了小剂量的可卡因一样,接收到来自爱情的那“致命一击”。
03
一步教育学苑
“乍见之欢,处久不厌。”是形容爱情很美好的一句话。
而初见的欣喜,遵从的就是心理学上的吸引力法则。
人们往往会因为一个人美好的外在,而对他的内在有更高的期待。
大多数的人认为外表美丽的人一定也有高尚的品格。
但是很多爱情始于外貌,止于内在。
外表吸引力只是在最初的印象上起到关键作用,在后面一个人内在上并不能再有影响。
虽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想要收获爱情,让自己的外貌看上去很美好很重要,但是内心的修炼也同样重要。
04
一步教育学苑
求爱是缔结良缘的枢纽,新颖别致的求爱,会给爱情添上美妙的色彩。
(1)直接式求爱。毫无隐蔽、直接向对方表白爱。由于时局特殊,列宁就是以这种方式向克鲁普斯卡娅求爱,他在信中写道:“请你做我的妻子好吗?”爱情具有隐曲性,为避免“直露”的生硬,应巧妙用智慧,使其新颖别致,制造“悬念”,让对方惊喜交集。马克思就是选择了明快而又机智的求爱方式:一次约会中,马克思面露愁苦地说:“我爱上一个姑娘,准备结婚,不知她同意不?”燕妮大惊:“你有女朋友了?”“是的,认识很久了,这里有她的照片。”燕妮颤抖地打开他递给的小木匣,惊呆了——原来里面放着一面镜子,“照片”就是她自己了,她欣喜万分地扑向马克思。马克思作了绝顶聪明的试探又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深挚感情。只有在恋人主观上具备了稳操胜券的条件下,才能用这种方式。
(2)暗示式求爱。在不少情况下,恋人很难揣磨对方的心思,为了避免尴尬常采取试探性方式,转弯抹角、间接婉转表达自己的感情,这就是暗示式求爱。如:向所爱的人赠送“勿忘我”、“红豆”。生活中更多的是通过语言暗示来求爱,如一个女子的求爱信是这样写的:“听说你那边有许多红豆,你能给我捎一些来吗?盼着你的回音。”红豆是爱情信物,这女子要的并非红豆,而是红豆所代表的爱情。她婉转地表达了爱,同时试探着对方的感情。
写求爱信是一种很好的求爱途径。要使求爱成功,写求爱信应注意三个问题:
(1)称呼不能过于亲昵,最好是直呼名字。
(2)要含蓄,含蓄的求爱,符合爱情的隐曲性,即有美感又易被人接受。
(3)要真诚。只有情真意切才会打动人心,若无真挚,华丽的词句只是个谎言。求爱成功,双双便甜蜜地进入初恋期。初恋是爱情旅途的第一站,其成功与否影响着以后的爱情生活。
一步教育学苑
用温暖和专业守护你
戳“阅读原文”一起来充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