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婚姻的年龄偏好,很多人都会希望男性比女性略大一些,人口统计学的数据也显示出了婚姻中的这种趋向。国际上曾有一项涉及37种文化的跨文化研究,研究表明女性偏好比自己大3.42岁的男性作为伴侣。对此,进化心理学家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心理是一套信息处理的装置,是由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其意义在于处理我们祖先在狩猎、繁衍、生存等过程中所遇到的适应问题,后来也逐渐演化成了人的各类心理机制。在择偶的问题上,对于女性来讲,更偏好于资源多、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特征的男性,也偏好于运动能力更强的男性。而男性的年龄就可以成为衡量资源和运动能力的一条重要线索——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资源在不断积累,体力也逐渐变强,所以更加适合狩猎和生存。另一方面,男性则更关心女性的繁殖价值,而这同样与女性的年龄紧密相关。这虽然解释了“男大女小”成为婚姻年龄偏好的进化原因,但如果借此阐释婚恋的年龄偏好,“女大男小”的赞成派们一定会大有意见——别光谈婚姻,说好的爱情呢?
爱情的三角形对于爱情,心理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理论和观点,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是最为大家所接受的理论之一。斯腾伯格认为爱情虽然复杂多变,但不外乎是三种内在成分的不同排列组合。这三种成分是:亲密、激情和承诺。亲密指的是两人心理上相互喜欢的感觉,包括对爱人的赞赏、照顾爱人的愿望、自我展露和内心的沟通。激情指的是一种情绪上的着迷,个人的外表和内在魅力是影响激情的最重要因素。而承诺则指的是内心或口头上对爱的预期,是爱情中最为理性的成分。
最为理想的爱情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各个成分的顶点到三角形重心的距离全部相等,被称为完美的爱。而不等边三角形代表着不平衡的爱情,哪个顶点到三角形的重心距离最长,就表明这一成分是爱情中的主导成分,而距离短则说明该成分缺少或不足。这就是爱情三角形理论的基本原理。
不一样的“爱”按照“爱情三角形”的理论,如果将爱情的三种成分加以排列,可以形成八种不同的组合:无爱、喜欢、迷恋、空洞的爱、浪漫的爱、友伴的爱、痴恋的爱(虚幻的爱)和完美的爱。
无爱:如果亲密、激情和承诺全部缺失,爱就不存在。即便两个人曾经有过美好的过往,即便在同一屋檐下,但也仍然无法形成“爱情三角形”。剧中陆小贝的父母似乎更加接近这样一种状态,虽然陆小贝的姐姐百般撮合,最终也未能让父母再次复婚。
喜欢:喜欢可能发生在两个亲近的人之间,可能是友情,但因为缺乏激情,于是也就缺乏了将两人关系更进一步的动机,更不会出现想和对方共度余生的想法。最初,陆小贝和孙甜甜没有成为男女朋友时,他对她的感觉就是停留在朋友间的喜欢。
迷恋:“只要有爱就可以”、“爱不需要理由”这是对迷恋的真实写照。迷恋通常开始于一见钟情,但随后是否能发展为稳定的情感,要取决于亲密和承诺能否融入其中。
空洞的爱:这一关系没有喜欢的亲密或激情的迷恋,有的只是承诺。比如剧中田坤和姚澜之间的感情,只有承诺式的“我应该”,而没有“我愿意”式的心动,这便是空洞的爱。
浪漫的爱:当亲密混合了激情,就迸发出浪漫的爱。当两个人的关系不需要承诺来维系的时候,人们会常常认为这是一种最轻松、最享受、最唯美的浪漫之爱。只不过如果缺乏承诺,这种爱情也会与婚姻绝缘。
友伴的爱:友伴的爱由亲密与承诺结合而成。比如,当陆小贝和孙甜甜成为男女朋友后,陆小贝觉得孙甜甜对自己不错,自己也应当对她好,他们的关系就从“喜欢”变成了“友伴的爱”。然而,陆小贝对孙甜甜缺少对于姚澜那样的迷恋,如果缺乏了激情,这样的感情只能说是交情,而不是完美的爱。
痴恋之爱:缺失亲密的激情和承诺会产生痴恋之爱,痴恋之爱如同虚幻的空中楼阁,缺少坚实的基础来承载。
完美的爱:当亲密、激情和承诺同时存在时,这种爱情被斯滕伯格称为“完美的爱”,它以喜爱、相互了解和信任为基石,以吸引和欣赏为催化剂,以承诺为约束。在大结局中,姚澜换上陆小贝的婚纱,奋不顾身在机场奔跑,最终两人拥吻的场景,就会让观众体会到完美的爱的“圆满”感受。
分析了种种不一样的“爱”,“年龄”一词一直没有再次出现。这是因为如果一份感情能同时拥有亲密、激情和承诺,无论是“男大女小”或是“女大男小”,都不会影响它成为完美的爱。所以,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谁大谁小呢?相关链接
同龄女性心智较男性成熟“女大男小”的夫妻模式也未尝不可见惯了传统“男大女小”的固定择偶模式,“男小女大”的婚姻模式尚未能被广泛接受。对此,厦门大学林擎国教授指出,“女生的年龄如果比男生小很多,那么她在承担家庭责任这块会相对欠缺,仅从这点来说,女生的年龄较男生略长也未尝不可。”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同龄女性心智比男性较为成熟,如果妻子是同龄或者略为年长,她丰富的人生阅历往往让丈夫颇多获益,进而让她很容易获得丈夫的尊重和信任。那么在家庭生活出现矛盾时,丈夫就会愿意停下来聆听妻子的意见;而妻子往往会更多反省自身,耐心解决问题,而不是只一味闹情绪,将解决问题的责任推给另一半。
“女人天生思维比较发散,较为擅长同一时间处理多件事。所以当恋爱关系趋于稳定后,女人的情商决定了一段关系的成败,家庭的幸福度更是与女主人的经营能力息息相关,所以这个时候一个心智成熟的女性对婚姻家庭关系至关重要。”集美大学心理研究室副主任林赞歌表示。
由此可见,传统的“男大女小”虽然是一个最为常见的择偶模式,但是“女大男小”的夫妻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要长情感专家表示年龄的影响力可以忽略不计“通常情况下,男性的平均寿命为70岁左右,而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0岁左右。一般而言,男性的寿命本来就比女性短,如果丈夫再比妻子大很多,那么有可能最终会是丈夫撒手人寰,妻子孤独度过晚年。按照传统的男大女小的择偶模式,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独居老人出现,对于社会现状而言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厦门大学林擎国教授指出。
有研究数据表明,“从两性生理发展的轨迹来看,男性生理发展的高峰在18—25岁左右,到40岁以后则逐渐呈下降趋势,而女性生理发展成熟的岁数大概是35—40岁。女性年龄略长,从生理角度来说也更加合适和协调。
究竟在中国人非常介意的“年龄”问题上,是“男大女小”更好还是“女大男小”呢?遇见婚恋网的情感老师表示,“不管是男生年龄大还是女生,都有他们各自的相处模式,对于处在婚恋关系中的男女而言,年龄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真正影响两个人的是彼此的性格、个性等。”同时,遇见婚恋网的情感老师也指出,厦门是个单身女性多于男性的城市,“在这样的环境里,女生如果能够稍摒弃传统的婚恋观,不介意男生年龄比自己小,那么会更加容易寻找到另一半。在遇见网成功牵手的会员里,有部分会员可能在年龄、身高、学历等方面并没有外界看来的那么匹配,不过双方都愿意尝试看看,结果真的发现对方就是自己想要找的那个人。”
END
资料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根治白癜风什么方法好刘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