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心理
婚恋心理

您现在的位置: 婚恋心理问题_婚恋心理解析 > 婚恋心理保健 > 2016世界预防自杀日nbsp关注全

2016世界预防自杀日nbsp关注全

发布时间:2016-11-25 11:35:43   点击数:

年9月10日是第14个“世界预防自杀日”,宣传的主题是“联结、交流与   每一起自杀事件,无不令人扼腕叹息!然而导致自杀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精神疾病及心理障碍是极为重要且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为此,医院精神康复科专家呼吁全社会   自杀已成为中国人群第5大死因,是15至34岁青壮年人群的第一大死因。根据专家对中国自杀者进行心理解剖分析,发现中国自杀者有以下特点: 

      中国自杀者的特点

 一、农村自杀率明显高于城市,女性多于男性;

  二、58%的自杀者为服用农药或鼠药,75%的死者家中存放有上述毒药,62%的自杀者曾寻求医疗帮助;

  三、27%的自杀死亡者曾有自杀未遂史,其亲朋好友中47%%曾出现过自杀行为;

  四、63%的自杀死亡者曾患有各种精神疾病,但接受过精神科医生诊治的不到10%。

  

九成自杀人群存在心理障碍

  自杀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复杂现象,从有自杀意念开始,到最终自杀死亡,受到包括心理、生物、环境和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据目前研究结果来看,自杀的风险因素包括精神障碍患病史、生活应激事件以及严重躯体疾病等。

  据统计,95%的自杀者具有心理障碍。截至目前,在流露出自杀的念头的热线咨询者中,抑郁、焦虑倾向的人占近五成,他们因婚恋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及精神疾病而有自杀的想法或行为。

  人的心理障碍及精神疾病是导致自杀的极为重要的因素!那么,哪些精神或心理疾病患者的自杀率较高呢?据专家介绍,处在青春期、更年期、老年期的人群自杀发生率高,抑郁症、酒精依赖、重型精神病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 

六大常见诱发自杀的心理障碍

  

      一、抑郁症    

  抑郁症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轻度的抑郁症可称为“精神感冒”,重症则有“隐形杀手”、“精神癌症”之称。

  据统计,目前全球大约有3.5亿抑郁症患者,4%-10%的成年人有抑郁症征兆,欧美等发达地区的比例更高,因抑郁而自杀的患者每年高达数10万。美国在年心理疾病普查时,首次将抑郁症列为七大心理疾病之一。专业机构调查称,重度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概率比普通人高20倍。

  

      二、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动机千奇百怪,有的是受到上帝或已经过世亲人的召唤,有的是觉得自己被迫害走投无路,想自杀解决。这类人是因思想紊乱,出现幻觉、妄想而被迫走上不归路,同抑郁症患者一样,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杀人的双重风险性高。

  

      三、酒依赖症

  酗酒成瘾者称为酒依赖,酒依赖人群预期自杀几率为15%。据国外报道,酒依赖者中男性自杀率为每10万人口人,女性每10万人口人。由此可见,酒依赖是仅次于抑郁症,与自杀密切相关的心理障碍。除了心理障碍外,酒依赖者中也有些人是因和妻子(丈夫)分居或家庭破裂而自杀。

  

      四、强迫症

  分析强迫症患者自杀的原因,一方面,因不堪精神折磨,强迫症患者可能因抑郁情绪而选择自杀解脱。而另一方面,有的强迫症患者因久治不愈,于是思想变得极端,想通过毁灭自身的方式来终止强迫思想和强迫行为。

  

五、失眠症

  盘点容易引发自杀倾向的心理疾病有哪些,心理学家不得不将失眠症列入其中。据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调查后发现,患有失眠、早醒等睡眠障碍疾病人群的自杀倾向是普通人群的2.6倍。而在接下来的原因分析中发现,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导致人体认知功能紊乱以及幸福感降低,进而引发自杀冲动。

六、焦虑症

  随着近年来焦虑症发作者自杀人数的不断上升,也成为了易引起自杀的心理疾病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自杀前有信号,异常行为需警惕

  根据前人相关研究,自杀前往往会有一些特殊的言行,以下9个表现可作为自杀的警示信号: 

 1、常说自己一事无成、一点希望都没有或“对生活已经绝望了”。总说这样的语言,说明他情绪低落,失去信心。

  2、暗示性地表示”我的苦难马上就会过去了”。这往往说明对方心情复杂,希望寻求到帮助或者解决办法。

  3、与人谈论一些自杀的方法,甚至开一些自杀方面的玩笑。比如,“哪种方法不痛苦”、“我死了大家都好了”等。

  4、情绪变化快,喜怒无常,或突然放松和平静,感觉“什么事都看开了”。这些人通常情绪受挫,表现出明显的烦躁、不安。可做出自杀的决定之后,反而变得平静,让人误以为他“想开了”。

  5、一个躲起来,不想见人。他们可能避开朋友或亲人,自己找个地方准备离开。

  6、把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为了安排好后事,他们可能会把自己在乎的东西托付他人,比如宠物、收藏品等,一件件交代好。

  7、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告别。可能会挨个跟很久没有联系的老同学见面,说出“下次见面可能没机会了”这样的话。

  8、写遗书或类似的文字。除了遗书,还可能在日记、博客上提到关于死亡的话题。

  9、突然对父母表现特别孝顺,穿一些特别的衣服,或做一些特别的事情,如:过多吸烟、酗酒,反复整理东西,频繁出现开快车、随意闯红灯,在高层建筑上向外探身试探等。

  提示:并不是每一个自杀者都表现出以上所有言行,有的表现的多一些,有的表现的少一些,有的自杀者还可能基本没有什么征兆。出现以上一条或几条表现不一定必然自杀,但会有自杀的可能,需要认真对待。

关爱精神病患者,消除自杀念头

无法宣泄心中情绪或抑郁,成为自杀潜在因素!“在门诊患者中,遇到最多的是失眠、抑郁和焦虑的患者,其次是精神分裂患者。”医院专家介绍。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上班族没有感情宣泄的途径,比如白领,他们没有时间思考自己的生活,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丢失了原本的情绪,没有倾诉对象,时间长了,会感到内心孤独。

  “预防自杀最主要方法就是鉴别他们自杀的原因。”专家表示,通过鉴别他们自杀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他们自杀的念头。由于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原因导致的医院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完成治疗后,要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巩固治疗效果,从而预防复发。

  此外,家是港湾,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家里感情都可以不设防,面对生活工作的压力,要多和家人沟通和交流,以消除抑郁情绪,避免悲剧发生;对于精神病患者,家人要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关爱,努力让生活充满活跃的气氛,减少“负能量”的传播。

专家提醒:抑郁症、精神分裂、失眠症等是高危精神疾病,不仅会给患者和家人造成极大的人身、精神伤害及财产损失,而且自杀的倾向极高,所以医院治疗,一般通过药物治疗+心理辅导,早期是可以治好的。

医院精神康复科是本院的特色科室,以中国传统医学为基础,致力于辨证施治之良药的开拓与创新,在尊崇祖国医学“上医治未病”理念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及国情,全力以赴做好“治已病”工作。近几年中,医院积极主办多节中医药学术会议,促进与国际前沿医学的学习与交流,全面提升科室之所能,发展科室之所长,并在治疗失眠、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诊疗方面推陈出新,疗效彰显。

温馨提示因我院就诊人数较多和专家号有限,同时保障医疗质量,建议患者提前网络在线预约。-来院







































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好
白癜风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sso-milano.com/hlbj/1461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