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来源:一条
ID:yitiaotv年,美国心理学家伯尼斯·钮加藤提出了“社会时钟”的概念。它几乎涵盖了人一生中通常会做的所有事情,比如几岁前完成学业、第一次谈恋爱、第一次发生性关系、结婚、生子、买房、买车、收入达到某个数字、退休……
它反映了我们生活的社会对我们的期望,人们通过和社会时钟的对照,判断自己在同龄人中的位置,落后便会感到焦虑和失败。
前不久,一条发布了一份问卷“你脱离社会时钟了吗?”共收到份有效问卷,我们从中挑选了4个“脱离社会时钟”的故事。
有30岁裸辞,出国读研的;有34岁冻卵,彻底摆脱“年龄”限制的;有35岁离婚两次,却掌握主动人生的;有39岁,早早退休的……
01▼那些脱离社会时钟的人图片来源网络,与内文人物无关
“33岁,我经历了两次离婚,但我却更自由、更主动了”Cristina,33岁,上海,HR从小,我就很介意时间和年龄,一直处于被时间赶着跑的状态。25岁第一次结婚时,其实对婚姻没有任何概念。他是我的大学同学,毕业后觉得时间到了,对方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就结了。但他的条件特别差,结婚后我住在他们上海郊区的宿舍里,却在市里上班。我最初觉得他比较聪明,是有前景的,但后来非常失望。26岁第一次离了婚。28岁和第二任丈夫结婚时,他的父母并不知道我离过婚。结婚第二年我们就想要孩子,因为我已经不小了。我一直都在用排卵试纸,但努力了一整年都没有怀上。于是开始做B超监测排卵,医院,这样可以精准地看到什么时候排卵,再回家同房,但是做了半年依然不行。29岁,便决定去做人工授精,不成功。又尝试了一次试管婴儿,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孩。我这才安下了心,虽然第一胎有点晚了,但一下生了两个,又让我赶上了时钟。很多人都说我着急,怎么一年怀不上就去做试管。但我压力太大了,大到发了湿疹。一来,我的父亲癌症晚期,我非常希望他可以看到第三代。另外,我也想找一个更好的工作,从国企进入外企。已婚未育的女性,在职场上太没竞争力了。生完孩子,才能作为一个相对男性的身份,投入到职场中去。图片来源网络,与内文人物无关终于,我什么都有了。但,今年3月,我33岁,发现第二任丈夫出轨了。从发现小三的短信、断定他出轨、决定离婚、拿到录音证据、咨询律师、做好要房子不要孩子的决定、拟好离婚协议、让他签字,一共6个小时。期间,我还哄睡了2个儿子。离婚后,我哭了1个月,还找了个心理医生咨询。这一点上,我还真是个现代女性,律师和心理医生用得都很好。紧接着,我经历了一个“哇哦时刻”,我突然发现,原来人生还可以重新选择。所有的条条框框全都消失了。现在正与小自己12岁的男孩谈恋爱,他大学快毕业了。目前只谈了一个月,这段关系还不成熟,但他带给我很强烈的精神上的快乐。25岁结婚、31岁有两个孩子、在上海有自己的房子、过万的收入……这些数据会给我带来安全感,让我隐藏在社会舆论下,安静地过自己丰富的内心生活。虽然离婚了,孩子也不在身边,但是那些小目标、小里程碑,我都经历过了,我现在一点也不慌张。图片来源网络,与内文人物无关“我用冻卵抵抗生理时钟”Tian,34岁,上海,建筑师我34岁,单身,无男友,正在纽约做冻卵。我身边的朋友大多已结婚生子。他们比喻自己是搭了班车上路的,而我没赶上,只能在后面等出租车。但很不巧的是,我发现前面不少班车都翻了。其实我在更早的时候是会着急的。20岁出头的时候,长辈跟我说:“25岁以后,女人就没有人要了,开始走下坡路了。”被这些“碎碎念”围绕着的我,去纽约念研究生,感受到了巨大的价值观冲击。很多同学从小在几个国家辗转长大;有同学时就在世贸大厦里工作,看穿人生以后,在30多岁放弃金融改学建筑;我们班有两名女同学,在高度紧张的一学年中还生了孩子,前一晚我们还一起在工作室熬夜,第二天一早娃就生出来了,再过一周就继续来和我们一起熬夜了……这让我形成了自己对于“时钟”的判断,为什么要用多数人的成长历程去对个体的人生道路进行绑架?图片来源网络,与内文人物无关有一个理由我觉得是成立的,就是随着年龄增大,很多生理机能老化,比如说女生卵子的质量。我今年34岁,选择去美国冻卵,我要把年龄对于生育的影响降到最低。对于没有美国医保的国际就医者,冻卵的价格普遍在到美金左右。以后每年的存储费,在到美金不等。相当于给自己上了个保险。我可以更加坚持地,不按照年龄的限制,去找到可以携手人生的伴侣。我确实可以感知到很多人为设定的“时钟”。比如,大学里现在要求教师年轻化,40岁以上博士毕业求一份教职难度就比较大;之前某些科技类公司,针对35岁以上员工的裁员;以及30岁以上单身女性在求职时会遇到雇主的顾虑,等等。这些会让人相信“社会时钟”的存在,并屈从它的安排。正因如此,在30岁的时候,我选择了裸辞回国创业,希望可以掌握主动权。当时我正在纽约最著名的事务所工作。我现在每天工作大概12个小时,偶尔也是会感到孤独的,但这就是“围城”吧,和已婚的朋友彼此羡慕。▲Tara“未婚夫劈腿后,30岁的我辞去稳定工作,去美国读研”Tara,30岁,陕西,学生在中国,大部分人的前22年都差不多吧,但我一开始就走得有点急。5岁念小学,高二就突然想高考,所以15岁半上的大学;三年读完大学;20岁就进入公立高校做助教,开始教专业课,所有学生都比我大……22岁辞去大学的工作,走完了中国34个省,找了一份兼职写电视剧;25岁与劈腿的未婚夫分手,得了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伴随性失忆三年多。29岁辞去体制内稳定工作;30岁,单身,开始海外生活,目标是读英文文学硕士之后再读博,计划读到45岁。▲旅行中的Tara我受我爸的影响比较大,他是一个很新潮的人。在我13岁的时候,他就给了我一点点钱,把我一个人送上了火车,让我去上海的阿姨家住一段时间,长长见识。在我22岁要去当背包客时,我爸给我买了帐篷和背包,还送给我一个他钓鱼用的破旧的吊头灯。他说在山里用这个灯比较方便。我用它们走遍了全中国。我爸跟我说:“你这一辈子,就是要找到你自己,这是最好的事情。”要不是我未婚夫劈腿,我恐怕这辈子都找不到我自己了。做完背包客,我找了份体制内的工作,和所有人一样准备成家立业。25岁的一天早上,他突然跟我说:“挑个日子去领证吧,我和你没有爱情了,但可以把婚结了。”我当时就哭了,我当然不能接受没有爱情的婚姻。但我压力太大了,身边的人都结婚了,有的都生二胎了。有人说:“你这个年龄了,忍一忍就过去了,他只是婚前恐惧。”过去的那些年我都是一个还算优秀的人,在经历打击之后我更着急去证明自己。我每天睡不着觉,四天三夜没有合过眼。医院,发现我有严重的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还伴随着失忆。最明显的标志是,我已经快29岁了,但是我真以为我27岁,过了2次27岁的生日。因为我不想有那种年龄的压力,就不承认。▲留学中的Tara好在自己挺喜欢看书的,在不想出门的日子里也完成了一本短篇纪实文学。被逼入绝境,反而让我思考了很久,我的梦想到底是什么?我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作家!我有什么不好意思讲出来呢?30岁年轻健康有什么来不及呢?我决定存钱、辞职和出国读写作。我现在正在努力地读语言、把雅思的分数刷得更高,明年我要申报一所好的大学。我终于接受了真正的自己,不会被他人影响。以前活得太着急,以致于迷失,花了30年才认识自己,我愿意再给自己十五年去积累和创造。我需要的是追求梦想和内心的安稳,并不是别人看起来你很好。图片来源网络,与内文人物无关“我39岁,丁克,已退休”茗、39岁、成都、退休前半生还算按部就班吧。22岁大学毕业后工作,26岁结婚,29岁换了第一份工作,在一家外企做人力资源主管。直到今年六月,39岁正式离职了,不干了。对了,我还是个丁克。退休这件事情,没有敢跟父母讲,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因为我工资挺高的,在成都,基本工资3万,还有奖金和补贴,每年都要出国开会,表面上看起来是非常光鲜的职位。我们是制造型的工厂,每两年是一个周期,需要招人,一段时间之后又需要裁人。这十几年,我反复招人、又裁人,有时候针对的都是同一批人。刚开始我会很动感情,哭着和被辞退的同事们告别。但久而久之,我越来越冷漠,这是我非常厌恶自己的一点。去年11月,我几乎快抑郁了,压力非常大。去上班的路上,我边开车边哭。到办公室把眼泪抹了,就开始工作。去年我利用年假,去四川省的图书馆做志愿者,专门整理书籍。我太喜欢这个工作了,因为我一整天不需要跟任何人说话。图片来源网络,与内文人物无关退休的念头,已经想了两三年了。我跟我老公都喜欢比较平淡的生活,也没有孩子,继续努力没有什么意义。就退休了。我老公没有退休,他工资不高,一个月左右吧。现在每个月,两个人就花元。我也有继续交社保。我们现在衣食无忧,也是因为年轻时,会做一些积累。工资最低的时候,也能存下来50%,有意识地在学理财。离职以后,每一天我都很享受,学习国画、接触到古典的文化、天气好的时候出去走走,有足够的时间去享受季节的变化,去看所有美的东西。不生孩子这件事情,更多的是我的想法。不按社会时钟走,一定是夫妻双方有一方是妥协了的,并且两人的目标都非常一致。结婚以前,你必须满足父母的要求去生活,如果要了孩子,可能下半生就必须要去为孩子付出。我担心我会应付不来,说白了,有些自私,就是想把人生过得轻松一点。02▼社会时钟下的人生
社会时钟的力量“社会时钟(socialclock)”,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伯尼斯·钮加藤(BerniceNeugarten)在年提出。简单地说,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指标,即什么年龄该完成哪些事情。它几乎涵盖了人一生中通常会做的所有事情,比如几岁前完成学业、第一次谈恋爱、发生第一次性关系、结婚、生子、买房、买车、收入达到某个数字、退休……它反映了社会对我们的期望,迫使着每一个个体,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遵从这个节奏往前走。人们通过和社会时钟的对照,判断自己在同龄人中的位置。落后即失败,踩准了才是成功。劳拉·E·伯克(LauraE.Berk),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心理系的著名教授,在《人的发展(Developmentthroughthelifespan)》一书中表示,坚持或脱离社会时钟,是成年人性格改变的主要原因。她将女性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遵循了女性化社会时钟的,在30岁前结婚、生子。一类,是遵循了男性化社会时钟的,在30岁前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有好的职位。还有一类,没有遵循以上任意时钟。她发现,遵循女性化时钟的女性,更负责任、宽容、有同情心和有自控力。但是,随着生活的继续,她们变得更加脆弱。那些遵循男性化时钟的女性,更具主见、社交性、独立性并且高效。而在30岁之前,既未结婚也未有职业发展的女性,会认为自己无能,有强烈的自我怀疑和孤独的感觉。满足或不遵守这些准则,会影响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和整体心理健康。比较与焦虑当人生的每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都存在一个最后期限,而这个期限还代表着同龄人的平均水平时,焦虑是跑不了的。在我们的问卷中,近7成人为“社会时钟”焦虑。Min,32岁,女30岁没有结婚,在找工作的时候,竟然被问及婚姻问题,突然发现已经影响到自己的事业了。芥末,20岁,男我总是希望能够比别人赶在前面完成目标,并且给周围的人一种早熟的印象。机遇成本一定是越往后越大的。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