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经典的关于多重人格的著作,应该是《二十四个比利》了,也可以考虑看一看;除此之外,也给大家推荐几部电影:《双重人格》《搏击俱乐部》。当然,包含多重人格元素的书籍以及电影电视剧还有很多,大家自己慢慢发掘咯~
北京好的白癜风医院地址贵阳白癜风医院心港第12期那些隐藏着的Ta
发布时间:2017-5-7 20:33:02 点击数: 次
说在前面的引子今天呢,新小编我想跟大家分享一点点我喜欢的关于心理学的小知识。差不多两年前有一部韩剧曾在网上大火,名字叫做《KillMeHealMe》,讲的故事虽然很狗血,但也的确有很多粉丝,但吸引我的除了帅哥美女,更有吸引力的是主角们的其中一重身份——男主是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患者,女主是精神科医师。所以说到这儿呢,看推送的你也应该知道了。今天想要主要介绍的就是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ssociativeIdentityDisorder,DID),又名多重人格障碍。七个人格的共存哟主人格和他的六种交替人格为了占据自己的身体和时间而展开的争夺战!DID?
多重人格的各个亚人格都是各自独立、彼此分开的,一种人格出现,其他人格就自动退场,任何时候,都有一个主要人格占优势,人的行为也就由占优势的人格“值班”、控制,不会出现“好几个人格争夺控制权的混乱状态”。究竟由哪种人格来支配,完全遵循“哪种人格最适应当时的环境和需要,就启动和出现哪种人格”的原则。这实际上就是适者生存法则的心理学翻版。如果我们用“变色龙”或者“变形虫”来理解多重人格,也许会更形象、更直观。
比如,用比较自信的人格,去应付具有竞争性的环境;用脆弱、神经衰弱的人格去赢得同情、获取依赖;用画家和艺术家的人格和身份,去应付上层社会等。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多重人格在本质上,就是一种通过频繁地变换人格,来适应环境的心理现象,是一种适应环境的心理努力。诊断标准?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Ⅳ版)(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DSM—IV)中关于DID的诊断标准如下:A.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身份或人格状态(每一种有自己相对持久的感知、联系以及思考环境和自身的方式)。B.至少有两种身份或人格状态反复地控制着患者的行为。C.不能回忆重要的个人信息,其程度无法用通常的健忘来解释。D.这些障碍不是由于物质的直接的生理作用所致(如,酒精中毒时暂时的意识丧失或混乱行为)或一般的医学情况(如复杂部分发作)。*注意:对于儿童,这些症状不是由想象玩伴或其他幻想的游戏所致。转换?
从一种变动身份转换到另一种变动身份,称为转换(Switching),转换通常非常突然并且可能是戏剧性的。
某一变动身份与其他变动身份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不同的个案有不同的情况。例如,可能是一种相互失忆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变动身份之间不知道其他变动身份:也可能是一种相互认识的关系,每一个变动身份与其他变动身份都相互认识,他们可听到另一个人的声音,甚至相互交谈:有些彼此相处和谐,而有些则无法和谐相处。
在我前面提到的韩剧里,男主角的几个人格就是相互失忆的关系;也因此,法律上曾有印花多重人格而免除死刑的例子,例如著名的二十四个比利。协同意识?
在某种情况下,当一种人格占优势并且支配其意识活动的同时,另一种人格也在下意识里起作用,并称为 “ 协同意识人格 ”
(Coconscious Personality)。在这种情况下,协同意识人格能够认识到意识中的人格以及周围环境发生的事情,并通过自动化的书写(在没有意识控制的情况下写下来的信息)及其他方式表达出来。而意识中的人格通常对协同意识中的人格一无所知。治疗:1.催眠分析要比经典的精神分析更具疗效。2.当治疗者与多重人格患形成一种良好的移情关系,避免对患当中任何一个人抱以反感或恶意时,治疗最具动力。3.鼓励各分离的人格之间的内部交流,因为这种内部交流有助于“拆除”置于主体人格和后继人格之间的隔墙。4.分离人格的产生有些是因为未能满足正常的需要,对此应考虑需要的功能,不能轻率处置。5.治疗者的责任是帮助患者将后继的人格返回到它们最初的目标上来,以便转移后继人格与主体人格的对立立场。6.坚决不能操纵或离间主体人格和后继人格,因为这种策略通常会导致治疗的失败。7.治疗者不能去消除后继人格,后继人格一旦形成,它就会强烈抵御企图消灭它的一切努力。因此,治疗者不能去消除它,而应该注重它与主体人格的同一性,设法整合它们,使之像正常的情绪变化那样操作。8.通过宣泄,把主体人格“诱导回来”,让其对原先无法接受的愤怒、不满、冲动等承担责“
也建议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去看一看这部韩剧呢,帅炸的男主也的确演出了一些我理解的多重人格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