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自卑与超越》
阿德勒
豆瓣评分:8.3
作者从探寻人生的意义出发,
启迪我们去理解真实的生命意义。
他告诉我们,理解一个人,
就要从他的过去入手,而一个人的生活风格,
则是与他对于过去经验的认识和理解相一致的。
自卑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怎样认识自己的自卑,
克服困难,超越自我。
02《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M·斯科特·派克
豆瓣评分:8.6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
它跨越时代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
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
它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
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
正如开篇所言:人生苦难重重。M·斯科特·派克让我们更加清楚:
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
但是,他没有让我们感到恐惧。
相反,他带领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
最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
03《遇见未知的自己》
张德芬
豆瓣评分:8.1
故事从“冬天的雨夜,在荒郊野外的山区,
一个没有手机、没有汽油的孤单女人”开始。
若菱,自名校毕业,拥有令人羡慕的工作,
但心中却不时的自问:为什么我不能拥有想要的生活?
为什么我不快乐?我该如何当自己生命的主人?
在一个下雨的冬夜,若菱巧遇一名智慧老者,
在与智者数度交谈的过程中,她渐渐填补不快乐、挫败的心灵缺口,
寻回最真实勇敢的自我……
你会不会担心和若菱一样,让身体的疲惫失控于华丽的业绩之中?
你是否也想遇见在你心中的智慧老者,穿越心事的重重黑纱,遇见全新的自己?
04《直视骄阳》
欧文·亚隆
豆瓣评分:8.1
作者以七十五岁高龄探讨人们心中普遍存在却又被长期否认和压抑的死亡恐惧。
书中除二十三个实际案例和许多文学名著、电影作品中的例子以外,
作者还以一位普通老者的身份对内心的死亡恐惧进行了自我表露和深刻剖析。
“死亡虽是终点,但人生的意义却不会因此湮灭;
死亡虽是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视角却可以让人们获得拯救。”
05《拆掉思维里的墙》
古典
豆瓣评分:7.9
你是否缺少安全感?
你会经常觉得累?
结婚一定要买房吗?
你认为坚持就一定会成功?
你总忍不住与别人比较?
只有有钱才能够幸福?
老板可以掌控吗?
小人物就无法对抗不公平吗?
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却又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但却因为父母、老婆或者孩子不得不这样过下去?
每天都在混日子,却幻想有一天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业就一定会全心投入?
如果有一个回答是“YES”,那么这本书就是你想要的。
也许,连我们自己也不曾意识到,那些困惑背后,
往往藏着一堵堵思维里的墙,阻碍着我们,把我们与美好的生活隔开了。
拆掉思维里的那些墙,你就可以获得成功、快乐、自信和幸福。从“IMPOSSIBLE”到“I’MPOSSIBLE”,只须一点改变,你的人生也许就此大不相同。
06《自控力》
凯利·麦格尼格尔
豆瓣评分:8.3
《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中提供这样一个概念:
压力就是你在乎的东西发生危险时引起的反应。
这个定义足够大,可以涵盖交通阻塞引起的沮丧和失去事物的痛楚。
它包括感到压力时的想法、情绪、生理反应,以及你选择怎样应对压力情境。
这个定义也强调了有关压力的一个重要真相:压力和意义无法分割。
对不在乎的事情,你不会感到压力;不经受压力,你也无法开创有意义的生活。
“在这本书中,你将学习到的策略来自成百上千项的调查、
与我交谈过的数十位科学工作者的智慧,你会了解他们最吸引人的研究。
”但最重要的,这是一本帮你与压力共存的实用指南。
拥抱压力会使你面对挑战时更主动,运用压力的能量,而不是被其耗得油尽灯枯。
它帮你将压力重重的窘境转变为社会交往的机会,而不是离群索居。
最终,它提供新的方式,引领你在痛苦中找到意义。
07《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约翰·格雷
豆瓣评分:7.9
作者以男女来自不同的星球,这一新鲜、生动、形象的比喻,
作为他的全部实践活动的理论支撑点:
即男人和女人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
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情感上,都是大不相同的。
这一比喻贯穿着他的这本通俗的畅销读物之始终。
08《你的误区:如何摆脱负面思维掌控你的生活》
韦恩·W·戴尔
豆瓣评分:8.0
自我挫败行为及其解脱办法是令人感到头痛的领域。但是,“精神愉快”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要实现这一点是我们每个人力所能及的。一个人只要将刻苦勤奋、合乎逻辑的思维、幽默感和自信心等品质集于一身,他便可以真正地生活。
本书自始至终都强调做出选择和生活于现在这两点。即先根据你已做出的或未能做出的选择审视一下你的生活;以及从现在做起,这是消除误区、创造幸福的重要步骤。仔细阅读之后,你会很快给自己提出某些过去从未想过的问题:
“我现在为什么要自寻烦恼?”
“我怎样才能更为有效地利用现在的时光?”
从而成为逐步摆脱误区、走向自我依靠和幸福的人。
09《拖延心理学》
简·博克和莱诺拉·袁
豆瓣评分:8.2
从学生到科学家,从秘书到总裁,从家庭主妇到销售员,拖延的问题几乎会影响到每一个人。本书的两位作者基于他们倍受好评和极具开创性的拖延工作坊和从众多心理咨询领域中汲取的丰富理论和经验,对拖延作了一次仔细、详尽、有时也颇为幽默的探索。
通过鉴别和检查那些我们将事情推掉的背后原因——对失败、成功、控制、疏远和依附的恐惧,加上我们的时间概念问题和大脑的神经学因素——为我们学会怎样理解拖延的冲动以及怎样以全新方式采取行动做了一件非常扎实的基础工作。作者为我们提供了达成目标、管理时间、谋求支持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方案来克服拖延问题,她们提供的方案极为实用并经受过实践的检验。本书甚至还为生活和工作在拖延者身边的人群提供了不少实用性建议。
10《爱的艺术》
艾·弗洛姆
豆瓣评分:8.9
在这本书中,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
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
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爱是一门艺术,要求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
在这里,爱不仅仅是狭隘的男女爱情,也并非通过磨练增进技巧即可获得。
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
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
-END-
来自小编的话:以上书单来自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推荐,本次活动不局限于以上书籍哦。只要是与心理学相关,体裁不限(包括小说、散文、传记和介绍类文学等形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