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不久,一则新闻报道,山东一个货车司机,冒充自己是个高官,到处骗财骗色,多名女子上当,甚至还有女子为他离婚痴情待嫁……
为什么明明是个骗局,还有很多人深陷其中?我们是不是也有过类似这样上当受骗的经历——
工作很认真,领导说要提拔你,结果等了一年又一年,却只等来了空欢喜;
明明很爱他,他却撒谎骗你,到最后,全世界都知道他不爱你,只有你还蒙在鼓里;
朋友说家里出了事,迫切需要借点钱,结果你一借出去,朋友就把你拉黑了……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我们相信了别人,却换来欺骗;依赖了别人,却换来背叛;在乎了别人,却换来伤害。到最后,只留下自己一个人“流泪到天明”。
难道我们只能默默承受心痛的感觉,任凭被谎言轻易伤害?
当然不是!我们需要做的,是像孙悟空一样,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学会七十二变,把那些“撒谎精”,通通“揪出来”。
02
在前不久热播的电视剧《北京女子图鉴》里,就有这样一个场景:
演员戚薇饰演的女主角陈可,是一个“北漂”,在大城市默默打拼,好不容易结识了努力又帅气的富二代男友于杨,两个人很快发展成了恋人。
陈可很希望和于杨结婚,但于杨一直没有这方面的念头。
有一次,陈可去超市购物,为了试探于杨是否真的出差在外,就请超市售货员打电话给于杨,假称是要送一个雪茄礼盒。
没想到电话打去,于杨居然真的没有出差,而是在办公室。
一个简单的电话试探,虽然让陈可伤心,但却让陈可看清了这个男人的真面目,原来他一直在骗她,根本就不想娶她。
研究表明,每一天,我们被欺骗的次数有10次到次不等。当然,这其中有许多是善意的谎言。
而另一项研究则显示,陌生人见面后的前十分钟内,说谎的次数至少为三次。而一对普通夫妻中,每交流10次就有一次在说谎。
面对如此层出不穷的谎言,我们当然不能坐以待毙,甘愿上当受骗,而是应该主动出击,掌握读心术。
03
很多人听到“读心术”这个词,会有些误解,以为是迷信或者骗术。实际上,读心术也是一门科学。
所谓读心,读的其实不是心中的想法,而是一个人的心性,即性格、人格。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们进行交流时,词汇和语言有7%的可能暴露真我,而身体却有55%,另外30%是我们的声音。所以,读心术完全是有规律可循的。
比如,你和朋友聊天,你正说得津津有味,可朋友却忽然将双臂环绕胸前,这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你擅长读心术,你就该明白,这是朋友的防御反应,意味着你的朋友并不喜欢当前这个话题,为了避免尴尬,你应该及时转换话题。
再比如,轰动一时的王宝强和马蓉离婚案中,不少网友扒出照片。马蓉明显靠经纪人宋喆更近,而离王宝强更远。
在两人颁奖礼的接吻照中,也是王宝强主动,而马蓉没有回应。如果王宝强会读心术的话,通过这些明显的肢体语言,早就可以发现其中的猫腻。
所以,生活中需要“读心术”的例子比比皆是。
我们需要“读心术”,才能看懂爱人的潜在语言;
我们需要“读心术”,才能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
我们需要“读心术”,才能听懂老板的弦外之音……
那么作为普通人,我们怎么才能掌握读心术呢?别急,我们请来了读心术专家——Ann老师。
长按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