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在“何时”产生?
~初恋时期~
恋爱,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几岁小孩可以恋爱,八十老翁也可以恋爱。我们将第一次对异性产生的喜爱之情称为“初恋”。初恋既特殊又重要,而且,初恋的对象也因人而异。对方可能是幼儿园的老师,也可能是同班同学,还可能是电视中的偶像明星……在我进行的“关于恋爱经验的问卷调查”中,就设有“初恋时期”一项。结果,初恋发生在托儿所、幼儿园的占13.8%,在小学时代的占57.4%,在初中时代的占21.7%。”
□托儿所、幼儿园13.8%
□小学57.4%
□初中21.7%
□高中3.7%
□大学1.1%
□进入社会以后2.3%
(有效回答者人)
由统计结果可见,升入初中前,已经有七成左右的人有过恋爱初体验。这里所讲的初恋区别于通常所说的恋爱,不过是将对母亲的爱转移到他人身上的一种感情,只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经历。初恋的产生,可能是出于对异性的好奇,也可能是受将异性据为己有的一种“独占欲”影响。当孩子进入托儿所、幼儿园时,已经可以区分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了,并有了“我的”、“你的”的概念,于是有的孩子想把异性老师“占为己有”。这种感情也被认为是“初恋”。
~谈恋爱的高潮时期~
不过,也并非所有的初恋都出于好奇心或独占欲。有的孩子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的“恋爱感情”。一般来说,人首次对异性产生“喜欢”的恋爱感情最多发生于青春期(12~17岁)。人在进入青春期后,身体迅速成熟起来,对性行为也产生了兴趣。由此,便开始 根据“关于恋爱经验的问卷调查”结果,初中生(13~15岁)有“初次恋爱”体验的人占36.9%,为所有年龄段中比例最高的,高中阶段(16~18岁)则为27.1%,初高中合计64.0%。也就是说,大部分人的“恋爱初体验”发生在青春期。
□托儿所、幼儿园0.9%
□小学10.1%
□初中36.9%
□高中27.1%
□大学12.6%
□进入社会以后12.4%
(有效回答者人)
此外,进入青春期后,年轻人看到自己身边的朋友都开始谈恋爱了,于是自己也想找个男(女)朋友。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为“同调行为”,同调行为就像一种强迫观念,看朋友都有了男(女)朋友,人会感觉自己也必须找一个。这样一来,人就会自然降低对恋爱对象的标准,更容易确立恋爱关系。很多人在临近圣诞节时,会非常想谈恋爱,这就是典型的同调行为。
(注:如果您需要之前几节的内容,您可回复“每天懂一点恋爱心理学第一节”,将会立即收到第一节的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