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非常重要的词“自主”,你怎么样让孩子爱上学习,自主学习,甚至为自己读书而自豪。你天天在作业旁边,河东狮吼,其实是最失败的陪伴。
——遇言姐
写了一篇《别闹了,你既买不起万的学区房,也无法带娃环游世界,这才是普通人的人生》。
后台就一堆怼我怼亦舒的留言,说什么让师太每天陪二年级小学生做功课做到10点,她也会很疯很暴力的?
老实说,其实对这件事我一肚子气……你们考虑过对孩子们的伤害吗?
孩子的身心健康是陪娃质量的唯一标准
一堆家长抱怨孩子们如何功课多,他们如何忍不住对孩子大吼大叫,如何陪写作业4年陪成心梗,如何妈妈教完爸爸教然后夫妻对骂反目成仇……
还有一帮人在后面留言,一起抱怨,好像中国父母是天下最可怜最值得同情的人。我看的眼泪都出来了,你们好意思吗?你们特么替孩子们想过吗?
就这样大喊大叫,孩子未来会有心理阴影,将来高考前再抑郁症了怎么办?
就这么陪孩子四年陪成心梗,如果你不是天生心梗,或者挤个地铁都能挤成心梗,我觉得孩子看你的苦样也会心梗啊,“我见青山应如是”孩子幼小心灵受了多少伤害啊?
还有说夫妻轮流骂孩子,然后反目成仇的。我觉得你们还不如在沙发上看手机,打王者荣耀呢,这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婚恋观,当个孩子这么痛苦,写作业跟进集中营一样,谁将来还生孩子呀……
我特别心疼那些被陪写作业的孩子们,这要是在国外,你们这样天天大吼大叫孩子,邻居是可以报警的,夺走抚养权的。
我知道说这些话会被人骂,但是如果中国教育不够照顾孩子身心健康,你们就是帮凶。这不全是教育体系的问题,因为我活生生听说小朋友前幼儿园有一个妈妈逼四岁半的孩子写单词写到夜里12点。
这个妈妈还洋洋得意的告诉其他的妈妈,自己多么负责,孩子多么听话。我能告诉你,4岁半的孩子手腕关节还没有长好,不能长时间握笔,长时间伏案吗?从骨骼到肌肉,当然对大脑神经更是一种伤害,因为他们整个大脑的发育还没有完成。
所以,说自己陪孩子做作业做到12点的父母们,你们到底知道孩子们的发育节奏吗?真的需要做这么久功课吗?
你们知道孩子身心健康,父母也身心健康才是陪娃质量的唯一衡量标准吗?
所以初中前,不陪孩子做功课的父母才是好父母。
至于怎么样不陪孩子做功课,遇言姐有三条特别实用的方法:
A.送孩子去读私立学校
你一定会说,遇言姐有病啊?这个谁不知道?很多人其实没有想清楚。
我有一个在上海的朋友,夫妻都是名校毕业,所以孩子也送到了名校的附小。到了4年级,他们就觉得受不了了,首先孩子的作业特别多,而且孩子的假期也特别少,没有时间玩,也没有时间全家出游。他们非常重视亲子时间。
他们两个想了一想,反正孩子将来也是准备到国外读大学,小时候干嘛要让他受这个罪呢?于是送到私校。
另一个在北京的朋友,孩子也是读中关村某小,小学终于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读完了,上了初中,发现孩子就是喜欢漫画,而且小小年纪都可以在漫画网站出售自己作品了。
于是把孩子送到私校去了,很快人家也毕业了,因为艺术成绩直接拿了国外艺术大学的奖学金。
他后来说,早知道这样,当初干嘛要让她非跟那么多孩子一起做作业做那么晚呢?
当然,这一项大家也都看出来了,要经济实力。
如果A项不行直接转到B项。
B.帮孩子不交作业
一个学霸朋友,她妈妈小时候总是帮她逃作业,老师一留什么抄写几十遍,做多少道应用题的,她妈妈就说,别做了,妈妈带你看两本好书,带你下围棋。
但是,孩子要是考试前,她也会常常拿着课本帮她测验。按她的理论,孩子要是睡不好,影响大脑发育,什么都废了。而且,正常智商的孩子,好好在课堂上听课,小学的功课都应该可以搞定,会的东西,不做作业也可以。
老师有时候为难孩子,家长还会签个字什么证明自己知道,签字不行就到学校道个歉,保证孩子学习成绩好,这样老师也不能多说什么了。
就是这个孩子,后来高考成了地方的高考状元。
▲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新鲜
所以,有本事的父母知道学习的意义是什么,不会陪孩子死记硬背,也不会牺牲孩子的睡眠,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反而知道,怎么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她们更系统的学习。
当然,你也可以说,人家孩子智商高啊,我不行。看C选项。
C.陪孩子成长不仅仅是陪孩子做功课
我们留言中有家长说,其实我就是想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对待学习。所以一定要陪着做功课。
但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方法,不是可以靠题海的作业完成的。
大家其实把学习的目的弄错了,甚至把教育的目的也弄错了。
养成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是在学龄前就完成的,也就是在玩耍中完成的。
奥巴马总统在任职期间就曾经拨专款来开辟学龄前孩子的教育,他认为对孩子学龄前的智力开发,其实也是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养成,比建更多小学重要。
同样,阅读习惯、看书阅读的专注力、还有做一个小项目的持久力,对事物的好奇心,提问题能力和寻找答案的能力,甚至和其他孩子社交能力……这些至关重要的技能,都在作业之外完成。
比如作家林语堂,他教育孩子的故事成为佳话。
据说他对孩子的成绩不太上心,但在家里林语堂一直坚持自己教孩子们念书。
他教的内容没有什么定规,“今天英文,明天中文,今天唐诗,明天聊斋——今古奇观,宇宙风,冰莹自传,沈从文自传,当天报纸!忽讲历史,忽讲美国大选总统,忽讲书法,都没一定。”
他的孩子个个成才,都在各行业有自己的建树。
▲给孩子信任、平等、尊重和需要是林语堂先生的《教育经》
孩子们从小养成了读书、求索的习惯,也拥有了自学的能力,这些才是让她们受益终生的陪伴。
陪孩子做作业大发雷霆还不如静下心来好好给他们读一本书,甚至唱一首儿歌。
我知道挑剔的读者一定会说,但是林语堂是个学者,你知道我们一天12个小时工作的苦吗?你知道我们没有那么高的成就吗?
我再给讲两个故事。
有一位乡村妈妈含辛茹苦的养大孩子,既不识字也不知道怎么辅导孩子做功课。
她做的就是每天早上6点起床编草甸子的时叫醒孩子读她的课本,不管是英文还是语文,只要求大声读,让楼下的自己听见就行。孩子照做了,后来考上了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
孩子觉得,我妈妈这么辛苦,我当然要更自觉读书。
另外一个孩子的父亲只读过小学三年级,自然也无法辅导孩子写作业。
他就要求孩子,每天回到家把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再教给他一遍,他照着课本看。不懂的地方就问孩子。
教爸爸的读书只进行到了孩子小学毕业,因为后来孩子的功课真的越来越多了。最后孩子也是考上了名校,还因为学业优异到国外留学。
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词“自主”,你怎么样让孩子爱上学习,自主学习,甚至为自己读书而自豪。你天天在作业旁边,河东狮吼,其实是最失败的陪伴。
所以我说,在小学前,不陪孩子做作业的才是好父母。但是不陪孩子做作业的父母,无外乎要付出更多的心血,用心培养孩子。
陪他们阅读,教会他们时间分配,父母甚至要学会和教育系统不合理的东西打太极拳。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别再以陪孩子做作业做到自残这样的方式伤害孩子了。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