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如此强调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相信每位成年人都感受得到“原生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父母严厉,导致孩子不敢跳出条条框框;父母保守,导致孩子缺乏探索精神;父母冷漠,导致孩子难有深刻的友谊,甚至影响孩子的婚恋模式……心理咨询师夏艳在给成年人做心理治疗时,发现很多成年后遇到的问题,源头都可以追溯到“原生家庭”。
那么,父母关系究竟为何如此重要?父母究竟怎样做,才能给孩子具有安全感和幸福感的能力?小编这就带您一起看看。
1父母是孩子幸福的“起跑线”随着75后、80后等新一代家长的成长,人们对家庭生活中精神品质要求变得更高。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的观念得到更多认同,但我们很多时候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尤其是当处理和成人关系很难,处理和孩子的关系很容易时,“趋利避害”的心理又冒出来,不知不觉,支撑家庭的重心转移到孩子身上。本期,我们采访到中国情感婚姻家庭网首席导师、四川百特尔心理应用研究所所长刘霁日和成都心希望青少年心理关爱中心心理老师胡东海,听听专家的意见。
1为什么夫妻关系“先于”亲子关系?父母的决策决定家庭的方向胡东海认为,父母和孩子就像是一个三角形,父母的关系越稳定越牢固,孩子的安全感越强烈。父母是成人,能量场更为强大,他们的决策影响到一个家庭的运转。母亲和父亲,其中一方发怒,或者双方情绪都不好,整个家庭都将笼罩在坏情绪之中,小朋友也受到的冲击更大。而孩子能量较小,许多事情不由他说了算,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父母的关系。
“孩子幸福人生的‘起跑线’,一定不是什么特长班,不是背了多少英语单词,获得多少奖状,而是在于父母关系的健康程度。”刘霁日说,孩子的身心健康、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发展与父母关系的和谐程度成正比。在刘霁日经手的许多心理咨询案例中,孩子网瘾、轻生、离家出走、早恋等很多问题,顺藤摸瓜,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源头。其中,有部分是隔代教育引起的,不过隔代教育本身,也是父母没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家庭教育的主导作用。
访谈中,刚好有家长咨询,孩子最近在学校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有同学老是针对他,孩子长得胖,有同学笑话了他一年,孩子本来人际交往就稍显被动,遇到这些问题不知道怎么办,因此成绩都下降了。刘霁日听完,问了他一句:“你跟他妈妈关系怎么样?”家长说,就是前段时间出了些问题,就是沟通方面的矛盾。刘霁日认为,家庭中,父母关系是“上游”,亲子关系在“下游”,父母在家庭中表现出成就感、满足感,孩子就更容易言传身教,获得幸福。反之,父母遇到的困惑,也会影响到孩子自己的一些行为。
即使父母关系没问题,现代家庭也容易出现“爸爸普遍缺位,妈妈普遍焦虑,孩子普遍崩溃”的现象。父母在亲子关系也应该处于和谐、平衡的状态,孩子得到的健康的爱,一定是父母双方共同参与的结果。父亲喜欢球类运动、跑步锻炼、竞技比赛,常常带给孩子的勇敢精神、决断力等“阳刚品质”;而母亲也会带给孩子变通、忍耐、慈悲、包容等美好品质。两者相互补充,不可替代。
2“孩子中心”的家庭会出现什么问题?孩子独立发展的空间被挤压当亲子关系凌驾于父母关系之上时,就是比较典型的“孩子中心”家庭。现在很多“”家庭把孩子捧得很高,看起来孩子得到了很多
治白癜风哪里最好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