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分类信息网站第一股58同城交出了被腾讯入股后的首份成绩单。
数据会说话。今年第二季度,58同城营收万美元,同比增83.9%;净利万美元,同比增.6%,环比增幅高达.7%。而且双双超出资本市场预期。与此同时,58同城上半年总计营收万美元,同比增长91.7%,其股价也在近3个月整体呈上扬态势。
至此,国内分类信息网站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开始凸显,58同城一家独大后可以抬高广告价格,获得高收入,再大手笔投入,广告、会员等收入不断流向第一名的碗里,形成滚雪球似的正向效应。
这也让奋斗在同一领域的行业老二赶集网的明天看起来显得有些阴沉,毕竟总体蛋糕的增减有限,有的人吃得多了,自然就有人吃的少。
1、赶集面前一堵58墙老二只能喝汤
在中国互联网领域,第一名大口吃肉,第二名就只能喝点汤了。这似乎已成金科玉律,如社交领域QQ和MSN,视频网站优酷和土豆等等。眼下的赶集网和58同城或许也将上演类似一幕。
这就和体育竞技赛场一样,第一名和第二名差之毫厘,但地位确是天然之别。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阿姆斯特朗,世界第一高峰时珠穆朗玛峰,第二个登上月球的人和第二高峰,知晓者寥寥可数。这意味着,第二名总是面临着被遗忘被忽视的悲剧命运。
赶集网能逃脱出这个宿命吗?
就在今年8月份,赶集网也宣称融资2亿美金,其CEO杨浩涌高呼要在年力压行业对手(58同城、搜房、前程无忧),以三个第一的身份上市。
融资和高喊上市确实有利于给赶集网不断变动的高管团队带来短暂的“团结”,但要扭转格局,只是看上去很美。
企业竞争,靠得不是高调的口号,一个已经被对手抢先上市的企业,再要同时力压已经上市的三大巨头,显然绝非易事。在笔者看来,有点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现实中,早在3年前,赶集网就一度叫嚣着要上市,至今,冲刺上市依然遥遥无期,这也让赶集网CEO杨浩涌于年抛出的“赶集上市后制造的千万富翁将超过优酷”的高调言论显得苍白无力。
而且,如今赶集面前又多了一堵58同城这道墙,如何逾越?资本上分类信息和生活服务的故事已经被人捷足先登,再拿同样的故事,必然吸引力骤减。就算行业足够大,可以容纳赶集作为第二家去上市,但前途依然暗淡,视频网站领域土豆网就是最好的例证。
在国内分类信息网站的长跑博弈中,赶集网起了个大早,却只能赶过晚集,或者稍不留意,晚集都未必赶的上。
资本市场最火爆期已经逼近终点。随着阿里在今年9月份上市,美国资本窗口将关闭,“变天”的天时对未来赶集冲刺上市极为不利。
2、格局变:从短兵相接到核力量震慑
客观公正的讲,在近3年的国内分类信息领域征战中,赶集曾一度和58同城不分伯仲,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赶集落后一步。
据笔者获悉,近3年内,赶集有超过12位高管(7位副总裁)离职,2年内离职高管达到9位,3年以上老员工凤毛麟角。就在最近,赶集直销副总裁刘扬和产品运营总监徐财星也正式离职。
离职时间
离职人姓名
离职人职位
年3月
邓漫
副总裁,主管市场与公关
年3月
吕英建
副总裁,主管SEO
年3月
郭彦景
SEO总监
年3月
陈旭
副总裁
年3月
焦可
高级产品总监
年3月
霍亮
产品负责人
年11月
叶兵
销售副总裁,转投58
年1月
陈驰
赶集副总裁
年1月
王连涛
赶集蚂蚁短租业务高管
年年中
李佩瀚
赶集公关总监
年5月
徐财星
赶集产品运营总监
年5月
刘扬
赶集直销副总裁
近3年来赶集高管离职一览
众多高管出走背后折射出杨浩涌统帅下赶集的战略游移,这也使得赶集网没有占到人和这一关键因素,毕竟凡事皆人为。
几乎每一年,甚至在每隔几个月,赶集都在结合热点进行某个新方向上的探索,且每次探索都没有迎来大的突破。这也是赶集日渐走下坡路的根源。
我们来回顾一下赶集的战略摇摆。
-年,通过收购分类信息网站在线和线下商家合作,跑马圈地;年3月发力团购,同年7月,推婚恋业务,4个月后的11月,投巨资支持短租业务,转型本地电商;年,掀起广告大战,侧重二手交易、找房子、找工作“啥都有”的大而全策略,并扬言做房产领域的搜房;到了年,赶集再度宣布战略重心向细分的在线招聘领域倾斜,号称要打败前程无忧。
就如同猴子掰玉米,赶集什么都做!但什么都做不精。公司从来不缺战略,缺的是持续落地执行。战略游移根源在于杨浩涌还是没有一插到底地决定自己要做什么,这成为赶集发展路上的真正软肋。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双方主要在产品、运营、市场方面进行短兵相接的对战。但是到去年,58同城抢先上市,先声夺人,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竞争的格局和风向也随之改变。
特别是今年互联网巨头腾讯的资本入驻和资源倾斜,对赶集形成了核武力的震慑。
2个月前的6月27日,腾讯以O2O史上最大现金交易7.36亿美金战略入股58同城约20%,腾讯有流量,有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专科郑州哪儿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