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成都妹儿在英法”,并已得到作者许可。
1、MI先森
我的直系上司,我叫他MI先森。
MI先森是我的面试官。第一次面试,MI先森的帅让我在他介绍工作流程大致发展方向的时候基本全程走神。
后来就是程序性流程,我作为MI先森的直系下属,顺理成章的成为银行业内一颗小螺丝钉。
作为一个尽职尽责的下属,除了对上司安排的任务处理得当外,当然也对一个年轻帅气还多金的上司的个人生活略(chong)微(man)好奇。
于是一次聊天间,我偶然知道了MI先森有一个刚刚17个月的小女儿。
MI先森说起自己漂亮的小女儿时有一种柔情,眼睛带笑。
于是我理所当然的拍了一句马屁——那你老婆肯定也很漂亮,你们结婚几年啦?没想到,MI先森竟然回答说,“我没有结婚。”
WHAT???!!!
作为一个生在共和国长在红旗下的中国姑娘,我当时差点冲口一句——“渣男!”
好不容易忍住内心的波涛澎湃,我又问了一句,“那领导你为啥不结婚啊?”
结果MI先森又说了一句我让我更充血的话,“因为我不想结婚啊。”
然后他还加了一句话,“我们法国都是chaqu’unfaitcequ’ilveut.”意译一下大概就是,我就做我想做的事情。
然后MI先森又告诉我,他就是感觉自己没到该结婚的时候。然而他女朋友想要个孩子,而他也不反感,于是两人就有了爱的结晶。十个月后,两人就愉快的成了爹妈。
说完这些,他看到我脸上还没有及时收放自如的表情,又再次笑眯眯地重复了那句话,——“我们法国都是chaqu’unfaitcequ’ilveut.”
情人间不结婚,但有共同的小孩,且共同支撑生活一辈子这种情况在法国并不独一无二更不惊世骇俗,这是一个非常正常普遍的现象。
2、我不想结婚,但是一定要有小孩
我上驾校的时候,接待处是一个金发小美女,笑起来眼睛能弯成月牙儿。
她今年22岁,有一对彼此相爱的模范父母。我时常看到她在Facebook上面秀家庭幸福生活照,漂亮的妈妈帅气的爸爸。她有一次就跟我说她父母直到现在也没有结婚。
而她自己和男朋友是从初恋一直走到现在,两个人是高中同学到现在已经一起7年从未分开。
驾校的金发小美女和她青梅竹马的男朋友
我也曾问过她想要快点结婚么?她又把眼睛笑成了月牙儿。
她说:“我倒是觉得结婚不重要,结婚也不会对我的生活有什么改变啊。不过”,她促狭地对我扬了扬眉毛,“我肯定要和他生一个孩子,最好在25岁以前。我一直跟他强调,如果你不跟我生小孩,那我就要和你分手。”
哦,原来结婚不那么重要,有一个共同的孩子才更加重要?但是,这难道不是不合法的么?!!
3、温故而知新
话说,公元5世纪以前,法国都是一个非天主教国家。人们的生活就比较“放荡形骸”,因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所以那个时候的法国没有婚姻这种社会结合或法律约束,也就是说这种在后来用法律范畴规范的“男女(或者同性)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建立的长期契约关系”在法国是没有自然形成的。
法国成为天主教国家后,婚姻成了必须品。
婚姻,在法国不仅仅是男女的结合,其实更是一种宗教形式。在市政府登记结婚然后在教堂举办婚礼。前者意义在于签订一个两性协议,后者则是宗教承认,对于天主教国家,没有宗教承认的婚姻也是不合法的。
但不要忘了,没有皈依天主教前,没有人结过婚,自然也没有非婚子和婚生子的区别。可是当宗教势不可挡成为社会主流文化后,人们也就自然开始不喜欢那些还在坚持独立特行还有了小孩的规则挑战者,甚至歧视所谓的非婚子。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几经波折逐渐牢固,宗教开始逐渐淡出社会,法国的小愤青们也想要重拾祖宗文化,冲破门第家族财产的束缚,在身体和心灵上彻底地放飞自我。
于是非婚子开始合法化,不再被众人歧视。
八十年代初,随着欧美文化解放天性的强势流行,非婚子的身份认同感仅仅只在法律手续上还没得到落实。
医院可以接纳暂时没有父母关系证明的新生儿出生了,只是需要父母之后再补办一个父系或者母系证明就可以拿到出生公证,标明父姓母谁,和婚内子一样,有完全相同的社会权利。
年,法国正式通过立法,承认了非婚子的合法性。
4、什么是爱情
非婚子的合法性,让小孩拥有自由平等权利的同时也催生了大量没有婚姻约束的couple。我因为MI先森给我的冲击,所以随机在我的facebook上做了个小调查,采访身边的朋友。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我身边几乎所有的朋友都是非!婚!子!!
可是,婚姻的约束真的是这道题的必要条件么?
在采访过程中,我听了很多父母爱情。他们的父母相爱一生,却从未结婚。理由基本一样——年轻时心大,花花世界几重山,谁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永远就爱一个人?
结婚又离婚才是真的一地鸡毛。而等到渐渐老去,都厮守了一辈子的两个人也真的没必要专门结个婚了。
我的女同事听我问她何时结婚时,大笑着说了一句特别法式的话,——Sissi,等我到了50岁,还那么爱我小孩的爸爸,我一定邀请你来参加我的婚礼。
等到山河故去,我还在你的身边,我们的孩子已经茁壮成长,这就是我爱你最好的证明。
讲真,法国的结婚率不高,离婚率就更低。冷眼看着周围法国人的生活,凡是有勇气走进婚姻,都是真正想清楚了的,离婚的概率非常小。
在法国生活久了,我渐渐觉得谈一场不耍流氓的感情,并不一定是不以结婚为目的。而是认真地开始,仔细地对待,再谨慎地决定是否止损或者继续并要一个小孩。婚姻不应该成为感情目的,而应该是锦上添花。
我最不喜欢的一种婚姻,大概就是奉子成婚了吧。不是怀疑他们是否相爱,而是怀疑他们是否真的已经想清楚要不要结婚,而仅仅只是因为我们有了孩子所以结婚吧。
我曾问一个法国闺蜜,不结婚的couple生活不会没有安全感么?不怕那个男人说走就走么?还有了孩子,不会很担心么?
她回答我——这确实也是个问题,但是,我们有避孕套啊。
我顿时茅塞顿开,对啊,想对自己和小孩负责,除了避孕套,还有避孕药啊!
(喜欢,就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