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引发的心理卫生问题
医院心理科小福医生为您健康科普
7月16日以来,河南暴雨,造成上千万人受灾,甚至人员伤亡。突发的巨型灾难给人们带来了物质生活上的巨变和心理上的强烈震撼。灾难心理学认为,每一场灾难之后物质世界的损失和内心世界的伤害相比,后者更为复杂而深远。因此,现代的抗灾救灾工作把心理学也正式纳入整体的救援系统中,更切实地贯彻“以人为本”的现代服务理念。
灾难给人们在心理层面上造成的创伤要比其生理上的、物质上的伤害更深刻、更持久,而且有很大的隐蔽性,有留下后遗症的危险。国外也有很多研究报告证明了灾难可能会给人们造成多种心理危害。
常见的心理危害表现有情绪上的巨变或麻木、知觉反应敏度急剧降低、注意力或记忆力出现问题等等。与此相对应的还可能引发生理上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食欲不振,持久疲劳,过度失眠,沉迷于酒精、烟草甚至毒品等。有些受灾个体心理承受力强,应变性灵活,可以自发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克服心理不适的症状;但也有很多个体不能自行克服,长时间地停留在心理异常状态中,甚至终身都存在着心理问题,个别还会不断恶化,演变为严重的心理疾病。因此,如遇心理不适,影响日常生活或学习工作,及时寻找专业心理治疗非常必要。
专业心理师团队
郑金枝,福能(邵武)医院支部书记,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注册督导师。兼任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心理行为发育学组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精神病学分会常委、福建省中西医睡眠医学会委员、福建省医师协会精神病分会委员。擅长于治疗抑郁、焦虑、强迫症、失眠及职业压力问题、情感问题等。
吴冬香,福能(邵武)医院心理治疗师吴冬香,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三级心理咨询师,医院心理科进修学习。
苏圆梦,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辅修英语,并取得了理学学士学位和文学学士学位。
-
医院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