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女性的自我修养系列六00::19
大家好,欢迎来到晋中妇联婚姻课堂,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任海蓉,今天我将与大家继续探索女性成长的话题。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一个1岁多的孩子,在离他十几米远的地方有一个玩具,他要得到这个玩具,应该怎么做呢?有的人会说:“你过去给孩子拿不就行了吗?”有的人会说:“让孩子自己去拿,锻炼锻炼孩子。”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实现孩子的愿望,只是对孩子来说感知不同。第一种方式,孩子会认为:“大人好厉害!”而后一种方法,孩子则会感知到“我太厉害了!”后一种方式会增加这个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呢?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判断自己能行,遇到困难也愿意去克服,这是“高自我效能感”;推测自己不行,也不愿去尝试别的方法,这是”低自我效能感“,用大白话就是:“我能行!”还是“我不行!”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发现自己明明已经很努力了,却好像遭到了诅咒一样,始终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命运弄人、一切努力都毫无意义的感觉。这种感觉在心理学上叫作“习得性无助”。
有一个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且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当一个人在某件事情上,付出多次努力并反复失败之后,就会形成行为与结果无关的信念,然后他就会将这种无助的感觉,泛化到新的情境之中,最终形成:“我不行”的内在预言,自我效能感越来越低。
在婚姻调解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不想离婚,可是我真没有办法了,我做的够多的了,我没有遇上好人家,是我命不好!”
当婚姻遭遇滑铁卢,经过一些尝试仍无法达到自己预期的时侯,很多人就会觉得自己天生愚笨,不管再怎么努力,还是无法成功,开始否定自己,开始怨天尤人,开始产生自暴自弃的消极心理。
那么,有没有办法能够避免习得性无助呢?
在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与田雨的婚姻出现了问题,出现了另外一个女人——张白鹿。田雨在伤心过后开始反思自己的婚姻并迅速做出了调整。
田雨先自查自己的问题——对李云龙关心不够,并保证自己会改的!一方面变被动为主动,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不想离婚、想要继续好好生活的意愿。
然后,分析了自己之所以犯错的原因,是因为不想依靠丈夫的地位,而要做一个独立的女性。为做好自己的事情占据了太多时间,对丈夫的关心不够,并比较了自己和闺蜜的不同,表明自己的立场,让李云龙在心里认可自己的婚恋观。田雨就是高自我效能感的女性,遇到问题不说自己不行,不怨天尤人,相信自己能够解决,不仅挽救了自己的婚姻,而且再次找到了幸福!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书中写道:人很容易想活得简单、单纯一些,但你没有办法一辈子都保持着单纯,你最终会发现,那些极力想单纯的人,必然会受到各种伤害,而最终进入复杂。真正关键的是,在这份复杂中你能否回归单纯。如果你不能,那么复杂没有淬炼你,而是吞没了你。
“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多么温柔美好的句子,能写出这样美好句子的人必然经历了世间的淬炼,才有了感知美好、把握美好的能力。
最后祝愿各位听众: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遍历山河,仍觉人间值得。
今天的婚姻课堂就到这里,感谢您的聆听,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