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心理
婚恋心理

您现在的位置: 婚恋心理问题_婚恋心理解析 > 婚恋心理问题 > 沐言恋爱学不看后悔,老实人如何利用感觉

沐言恋爱学不看后悔,老实人如何利用感觉

发布时间:2023-4-4 12:11:22   点击数:
治疗白癜风用什么药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88851.html

沐言恋爱学:不看后悔,老实人如何利用“感觉流”谈恋爱?

全篇干货,万字长文,没有花哨内容,颠覆你认知的科学方法,建议收藏分享,仔细阅读。

部分观点依据,来源于两个人的男性脱单群,以及两个挽回群的数据,还有部分咨客来访者的实际案例,我想采样数量足够支撑我写这篇文章了。

本文专为知乎专栏提供,所以略长,建议有了时间再仔细阅读。

一、何为恋爱中的感觉?

我们在恋爱里面,尤其是在前期接触吸引阶段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如下对话:

“我喜欢你”。

“你是个好人,但是我对你没有感觉”。

沐言相信有不在少数的同学,都在感情之路上经历过这样类似的对话,还没有开始的爱情小火花,莫名其妙地死在了这种所谓的“感觉”上。

凭什么,我把对方照顾得无微不至,对其可以说是有求必应,为什么对方还是会对我“没有感觉”?

沐言至今还很清楚地记得,曾经我也是一名挫逼屌丝的时候,也遇见过这样类似的情况。

那个时候,我也是一名买单侠,送礼物做舔狗,掏腰包请对方出去玩,全程都是在讨好和跪舔对方的行为。

沐言在做了很多自以为是的努力之后,却只换来了对方淡淡的一句:“我对你没有感觉,你是一个好男生,并且我暂时不想谈恋爱”。

沐言当时还是非常纯良的,真的就很纳闷,她为什么对我没有感觉?那个感觉到底是个啥?而且她也不想谈恋爱,就不要打扰了吧。

结果,这个说我是好人的姑娘,转身就投入了一个光头大哥的怀抱,并且明显价值被我吊打的一个男人,从身材颜值到收入水平。

这个结果,让我开始对我们平日里面所深信不疑的价值观,产生了深深地质疑。

在我们从小到大接触大多数童话以及文创影视作品里面,总是给我们灌输一个思想,即男主角做了如何如何感天动地的事情,终于感动了女主角,于是女主角和男主角两个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里也涉及到传统封建包办婚姻的荼毒,还没有被完全扫除,有多少家族长辈也是如此告诉你的,要对一个人好,才能获得爱情?

这是自由恋爱市场革命不彻底,不完全的表现,我辈任重而道远。

言归正传,在现实生活里面,我们经常能够遇见,到处都是这种跪舔和苦追无果,结果对方转身就投入了新欢的怀抱。

因此,沐言明白了一个道理,对方是否会对我们产生所谓的:感觉,与我们对其好不好根本无关。

为什么这样讲呢?

因为大部分的人的择偶观,都是口是心非的。

有些女生讲自己想要的男生是暖男,体贴的,结果却选择了一个帅逼。

有些男生讲自己想要的女生是肤白貌美大长腿,结果却选择了一个坦克。

例子根本不需要举太多出来,无一例外地的是,我们都会因为自己喜欢对方,而努力成为对方口中的那种预期类型,然后最终却是以失败告终。

有些同学可能看过学习过一些PUA的课程,他们会告诉你展现高价值,却从来不告诉你为什么要展现。

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这也是很多同学们,学了那些所谓的PUA课程之后,却依旧毫无卵用的原因。

这里引述一下著名心理学大神,弗洛伊德的一个理论:人的意识分为两种,即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就是生物本能,不讲任何道理;意识则是人们的思想,主观能动性。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潜意识的力量比意识大10W倍。

我们再讲一个理论,马斯洛阶级需求理论。

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等级,最低层次是生理需求,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如果我们仔细琢磨一下,便会发现一件事情,越低层次的人类需求,越是生物本能需求,是潜意识的需求;越是高层次需求,越是人类的特有需求,并不受生物本能控制,是我们意识的需求。

一定要注意这两点理论,两性关系基本上是围绕这两点理论开始的。

换言之,我们在恋爱互动的时候,所有的技巧和行为,都是为了与对方的潜意识对话,激发对方的生物本能。

这里可以参考进化学、生物学,在远古时期的动物求偶,雌性与雄性之间都是靠着潜意识来进行的。

这种基因被刻在我们每一个存活下来的人DNA上,那些潜意识中找不到合适的异性交配的猩猩最后全部都死亡了而已。

这也是一些PUA们总是讲展现高价值的原因,只是比较片面不完全。

PUA们是利用包装塑造,进行高价值展现,进而吸引低价值的人主动追逐,或者被动吸引罢了。

而我要讲的东西,却是利用生物学、进化学、心理学,与对方的潜意识对话,调动对方的生物本能,从而促使对方自发产生求偶行为。

这套理论与实践,是我近十年发掘出来的干货,根本不需要任何包装与塑造,基本上可以讲是一套百发百中的东西。

二、爱情的定义是什么?

沐言将其总结为:

“爱情发生在成熟理智的成年人之间,以双方性吸引为前提,以深层次精神吸引为主,以性冲动为辅。”

所谓“吸引力”,简单地拆开讲,就两点构成:“性吸引”、“精神吸引”。

如果只有单纯的“性吸引”,而缺乏“精神吸引”,双方就会处于很肤浅的两性关系,极其脆弱。

而如果只有单纯的“精神吸引”,缺乏“性吸引”,虽然“精神吸引”来的慢去得也慢,这段关系的走向也会随着“精神吸引”消失而消失。

我们想构建一段长久舒适的亲密关系,这两点必然是不能缺少其一的。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亲密关系中,缺乏了某一项,那么补全就好了。

当然,大部分人的亲密关系中是缺乏了“精神吸引”,也就是无才无趣,没有情绪价值,这一点在下面会仔细讲解。

1、何为成熟理智?

简单提炼总结起来就是:

个人情绪稳定性较高,波动性较低,对于自我情绪波动拥有良好的自我干预手段。

看待一件事物,会去看其发展规律,以及事物本身的核心本质。

对于其他客观事实,会采取客观中立的态度看待,而非主观臆断,也就是不要非黑即白。

如果一个人无法做到以上这些,那么我们可以简单判断其为心智低幼。

2、何为性吸引?

所谓“性吸引”,我想只要是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就应该明白,性诱惑、性感受、性冲动等等。

简单讲就是生物本能,两只猩猩之间也存在的东西,目的就是交配繁衍。

雄性猩猩证明自己拥有领地,体格强壮,雌性猩猩证明自己可以照顾后代,身体健康,就构成了原始型的“性吸引”。

而我们人类作为高级动物,在简单的“性吸引”之上,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包括把性冲动分成了三种不同的诠释,这一点碍于篇幅,不在此赘述。

3、何为精神吸引?

我们人类之间之所以有“爱情”,就是除去“性吸引”之外,我们更为看重“精神吸引”。

毕竟,我们是高级动物,必须要区分开其他低级动物的原始生物本能,才有了精神需求。

所谓“精神需求”,就是沐言讲烂的,还有部分同学不认真思考听讲的“情绪价值”。

人类是情绪化的动物,这一点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需要注意的是,精神吸引这个玩意,也就是“情绪价值”也分社会层级具体运用。

社会层级越低的人,越喜欢性吸引这一套,对于“情绪价值”的渴求没有那么高。

社会层级越高的人,越喜欢精神吸引这一套,对于“性价值”的渴求没有那么高。

这里没有贬低讽刺哪一类人,哪一个社会层级的人。

只是要讲,由于社会层级局限性,以及知识阅历局限性,带来的后果就是认知局限性。

当一个人的认知局限性到达一定程度,导致自我认知水平低的时候,大概率会抗拒认知水平高的事物。

比如,大部分网络杠精就是如此,受认知局限性,导致自我认知水平低,才会出现,我没有听过见过,就是没有不存在的事物;或者我身边,我圈子,我同学,我朋友,我亲戚等等例子拿出来,用小概率事件(幸存者偏差占比更多)去抬杠中立客观事实,或已有依据事实。

而广义的精神吸引,情绪价值高,对于很多人来讲,已经超出自我认知局限性了,属于天外来物。

精神吸引想搞好,情绪价值高,拆开基础就是灵魂丰满,有才有趣。

然而,就这一点,国内大部分普男普女都很难做到,也就是大部分人在生活中很无趣。

沐言作为咨询师,有些时候和他们沟通交往互动,都宛如进了监狱一般。

这一点来源于,两个人的男性脱单群,以及两个挽回群的数据,还有部分咨客来访者的案例,我想采样数量足够支撑我写这篇文章了。

也就是我经常讲的,我们不生产渣男渣女,我们只打造有趣的普通人。

通过上述这些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可以知道,两性之间能够产生“感觉”的机制,最简单的就是生物本能。

包括情绪本身,也是生物本能,一切情绪反应本质皆为动物本能反应,不过大脑的,是潜意识中决定的。

至于潜意识层面,可以参考弗洛伊德的理论,潜意识的力量要比意识高于10w倍。

这也是为什么不能和异性聊理智层面的依据与基础,一旦让异性不是处于情绪层面(潜意识、生物本能),而是回归理智层面(意识层面)。

当异性回归意识层面,也就无法调动潜意识层面,自然无法调动起生物本能。

你如果不能够调动起双方的生物本能,自然也不会产生“感觉”,也就是爱情。

一段关系中,性吸引与精神吸引,哪个占比高,完全取决于你喜欢的对象,对方的社会层级。

例如,一个精神小妹,初中毕业,在社会中摸爬滚打,你和对方大谈风花雪月,诗词歌赋,搞精神文明建设,不如搞大趴嗨起来,把自己搞得帅一点,像一个开屏的雄孔雀一般,强调自己性价值,搞性吸引来的实际。

换个例子,一个高级知识分子,骨子里面向往文人风骨,你这个时候和对方搞精神吸引为主的关系,一点问题都没有,诗词歌赋,风花雪月,故事加酒,保证你们两个人直接走入灵魂伴侣系列。

三、什么样子的人会受异性喜欢。

1、老实人的品质与爱情无关

我们确实可以经常看到一些司空见惯的案例,那些不受异性欢迎和喜欢的老实人,甚至被压榨抛弃的老实人,貌似都很专一善良,确实也愿意为异性付出,对异性都很好。

而那些游戏人间的家伙们,仿佛都很渣,都是各种花心,不负责任,榨取异性,甚至伴随家暴等等,看起来并不如老实人们的品格高尚。

所以,二元制思维的大部分普男普女们,自己就总结出来一条定式思维:“对一个人好,等于对方不喜欢我,对一个人渣,等于对方会喜欢我”。

这条定式思维,看起来逻辑没有任何问题。

让我想到了晚清民国社会,部分学者研究了大清国与列强的区别,得出来极具智慧的结论:“列强普遍使用拉丁字母,而我们使用汉字”,“列强普遍信仰基督教,而我们是儒家文化”。

低认知水平者就是如此这般,普遍擅长从表面现象,得出一些莫名其妙的结论。

我这里没有任何批判低认知水平者的意图,只是单纯的否定二元制定式思维,即看待事物非黑即白,从未设想过其他的解题思路。

那么,除去金钱地位名望等等身外之物,两性之间的感觉从何而来?

就如何产生“感觉”这个问题,沐言已经在前文讲过了。

通过上述这些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可以知道,两性之间能够产生“感觉”的机制,最简单的就是生物本能,而这个生物本能从来就不是“对某个人好”“对某个人渣”这些行为的表象,而是取决于一个人自身的品质如何。

然后,我们就会发现,一个人的品质,全部都是互相独立,彼此之间互不影响的。

一个人的才华与长相毫无关系,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与能说会道毫无关系,那么同理可得,一个人是否具有魅力,和自身是否专一善良人品好,也是毫无关系的。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部分同学会问,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就是好人没好报。

一个好男人、老实男人不受女生喜欢,甚至被压榨,一个好女生、老实女生被渣男玩弄抛弃,而那些人却对渣男渣女各种飞蛾扑火、投怀送抱,沐言你怎么解释这个现象?

道理其实超级简单,甚至说出来可能会伤人。

因为缺乏魅力的老实人,压根就没有任何作恶的能力,所以才会如此这般,看起来人畜无害。

请问,一个连最基础、长久健康恋爱都谈不到的人,怎么谈花心?

不过,这并不妨碍老实人们将自己的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无力作恶,解释为自我道德高尚、人品好等等。

毕竟,人人都有自我欺骗倾向,谁都不能免俗。

你自己想一想,让一个人承认自己缺乏魅力,自己是一个屌丝or自己道德高尚,你会选择哪个?

2、至于我们国家的普男普女,粗略可以分为4种:

第一种,缺乏基础魅力,不受异性喜欢,人品良好

第二种,缺乏基础魅力,不受异性喜欢,人品糟糕

第三种,富有魅力,异性喜欢,人品良好

第四种,富有魅力,异性喜欢,人品糟糕

第一种和第二种在人品表现程度上,趋于一致性,而且你是很难鉴别的,他们之中谁是第一类,谁是第二类,毕竟连基础的长期关系都很难拥有的人,专一性根本无从谈起,不去跪舔就无法与异性产生交集,或者良好互动,付出体贴温柔也是无从谈起的事情。

第一种和第二种的区别在于,他们自己蜕变成长之后,或者说被赋予力量之后,是否会黑化。

第一种和第二种人,就是广义上的“老实人”。

第四种人由于人品问题,做事比较高调,且事迹众多(由于马太效应,第四种一个人交往的异性,足够50个屌丝交往),他们就是广义上的“渣男渣女”。

第三种属于比较优质聪明的男女,都在忙着闷声谈恋爱,存在感都比较低。

你这样一看,是不是在表面现象上,看起来就是“没有人喜欢追逐的人品超级好,有人喜欢追逐的人品都烂?”

是不是像极了,我上面举得清末民初,部分学者看到的“列强都用拉丁字母”,然后得出“汉字必须拉丁化”这样的一番结论?

同理,老实人们也会得出来“只要我足够坏足够渣,就可以被其他异性喜欢”这样的结论。

再次重申:看问题只看表象,是认知水平低,智力低下的表现。

四、我为什么不想让你做一个好人?

“你是一个好人”。

这句话在当下社会已经由高度赞美,变成了对弱者的无情审判。

你一旦接受“好人”这个称谓,就意味着你需要承受自己不想承受的:

在感情中当一个备胎,在友谊中当和事佬,在工作中成为那个被压榨的韭菜。

你也会感到委屈,你也想变成坏人。

可惜你嘴上狠人怂,你从来不敢违背自己从小到大建立起的价值观,你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变坏。

你自以为是的好人,却从来没有得到过干货。

你想成为坏人,却发现自己周围人对你的嘴脸十分厌恶。

因为你自始至终,都没有明白自己的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

你甚至都没有反思过,自己为什么永远被别人发好人卡。

沐言今天对你讲的这些,也许很无情,很露骨。

但这是沐言摸爬滚打多年总结出来的心里话,希望你读完之后会有所感悟。

01、一个人,是要多没有用,才会被别人夸好人和老实

沐言不讲那些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大人物,只讲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你就会发现一个悲哀的事实:

一般我们给别人下定论,夸赞一个人是个“好人”的时候,说明这个人在其他层面,真的是没有什么可以夸赞的地方。

就像有些男同学提问:为什么当今的女生都不喜欢老实的男生,反而喜欢油嘴滑舌的渣男?

沐言回复:你所谓的老实,代表了“生活无趣,聊天无趣,约会不敢亲近对方,按部就班生活,整个人没有任何优秀能够拿得出手的地方”,最后,你把这些缺点归纳为老实。

其实,这些男同学可以换一个问法:为什么当今的女生都不喜欢一无是处的男生?

你再仔细地想一想,你身边那些优秀的朋友,你想到他们的第一个反应是不是“这个人长得好看”“这个人聪明”“这个人情商高”“这个人自律”等等?

沐言如果突然点名一个你社交圈子里面不起眼不出彩的路人甲,你多半会这么讲:“啊,我觉得,这个人还挺好的。”

所以,请你立即停止沾沾自喜的自我欺骗,别再觉得别人说你人品好,老实人是件多么值得炫耀的事情了。

我不想你继续做一个身无长物,一无是除,别人想夸赞你都无处下手的烂好人。

02、你到底想要实际的好处,还是想要道德的牌坊

每次当你以一个人好人,老实人自居的时候,我想让你做好一个思想准备:

周围环境最后留给你的,只是道德牌坊,而不是实际的利益。

因为好人这个道德词汇,意味着体面、懂分寸、吃相好看、彬彬有礼,从不会轻易越雷池半步。

你真的知道么?

你不上,不去争取的,自然有人上,有人去争取。

你活得体面,你不好意思,你有高标准的道德约束自己,你讲究,你含蓄,你不敢尝试。

于是,

总会有人搭讪你第一眼就心动的人;

总会有人和你的女神或者男神深夜里毫无意义的闲聊;

总会有人愿意主动和你的女神或者男神出去约会升温关系。

就像工作中低头做事的老实人,往往会被爱出风头的滑头抢去晋升的机会。

你也因为做一个烂好人,而失去了本来可以升级关系,建立爱情的机会。

你们的个人实力,并没有太大的出入,这个机会给了谁,谁都能把握住。

但总会有人看起来不害臊,甚至不要脸地冲上去争取。

结果呢?

你拥有了道德牌坊,却没有得到一丁点实际的好处。

成功的人,永远都会告诉你:

做事情要有体面,懂分寸、懂谦让,做人要有高标准的道德约束自己,成功这种行为不会轻易获得,你很难突破自己的阶层。

成功者书写历史,他们永远不想也让你获得成功。

沐言今天不想你继续做一个胆小软弱,被各路赢家洗脑,结果什么都不敢争取的烂好人。

成为坏人,并不代表你要无恶不作,烧杀抢掠,做伤天害理的事情。

坏人,敢于争夺自己想要的一切,敢于为了自己的利益搏命。

有些同学矫正过度,会走向一些极端,证明自己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结果却让人惋惜。

沐言想告诉你的是:

过去你所谓的好人、老实人,并不是实际意义的好人、老实人。

那只不过是一无是处,自以为是和胆小软弱的代名词、遮羞布。

真的想做个好人,你先有争取自己利益,保护自己利益不被侵犯的本事。

祝各位朋友在未来的日子,能过做一个受人尊敬,为人正直,真正意义上的好人。

五、情绪价值的本质

1、情绪价值的三个特殊性

沐言每一次讲东西,都喜欢强调“情绪价值”的重要性、必要性。

有一些教授PUA技巧的老师认为:“情绪价值”就是驾驭他人情绪的能力。

常用作两性之间的情绪操控技巧。

这种解释实际上窄化了情绪价值的作用,情绪价值其实是两性亲密关系的核心部分,代表一个人的共情能力和情绪表达的方式。

这就是为什么,沐言常常讲“正向传递情绪价值”。

注意,这里是“传递”,而非“操控”。

而“传递情绪价值”,又非简单的关心与安慰。

情绪价值具有三个特殊性:

⑴、“开放性”

即亲密关系中,彼此的内心是开放的状态,两个人之间不会隐藏自己的小秘密。

⑵、“理解性”

情绪价值高的伴侣,会主动维持亲密关系的边界,他们会很容易了解对方内心的感受和想法给予对方尊重与信任。

⑶、“独特性”

所有的恋人相处模式都不相同,恋爱中的互动总是一对一的,营造亲密关系中的舒适感不可能一成不变,情绪价值的独特性,就是有一种非你莫属的感觉。

情绪价值,是个人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的情绪价值得分都不一样,情绪价值的高分是非常难得的。

简要的讲: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

想提高个人的情绪价值,首先就要搞清楚,我们自己每一个情绪的来源,以及如何改变。

面对事物要学会积极向上的解读方式,面对爱人要学会开放包容的沟通方式。

学会认同对方,懂得换位思考,不要武断地帮助对方做出某些决定,倾听比打断来的更加重要。

情绪价值,就是彼此的互相补全。

2、如何塑造情绪价值

所谓的亲密关系,本质来讲:

就是“我和你”的关系,“我”将自己当做主体,同时,也要将别人当做主体。

“我无条件的自爱,才有能力、有条件的爱人。”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做到理解并接纳自我和他人。

很多人就是因为不够爱自己,所以,才没有办法和自己伴侣产生更深刻的链接。

常见典型:不会沟通表达,无法共情,缺乏安全感等等。

讲的通俗一些,很多人对于自我感受和情绪的感知能力非常低。

自我不知道为何生气愤怒,也不知道该如何排解掉自我产生的负面情绪。

导致的结果就是,从“我”自身传递出去的情绪,全部都是负面、不健康的。

对方在你身上感知到这样的情绪之后,只会更加想要割裂掉这段关系,而非建立起亲密关系。

这就是塑造自我“情绪价值”的基础,也是必要性。

如果不能做到上述这些,那么谈塑造“情绪价值”就是空穴来风。

人遇见危险和压力的时候,只会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逃避、逃离。

第二个:对抗、抵抗。

从“我”自身传递出去的负面情绪,对方就是会感觉到有压力的存在,自然会出现这两种情况。

逃避逃离相对而言还好一点,更多人的反应是第二种,抵抗、对抗,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矛盾与冲突。

这就是沐言常讲的,如果我们无法传递积极正向的“情绪价值”,所带来的负面后果。

这样的苦果,最后自然是被“我”咽下。

然后,也会出现两种结果:

第一种

自我觉醒,明白自我塑造“情绪价值”的必要性,积极提升自我,把亲密关系经营得更好。

第二种

不知所以,依旧我行我素忽略“情绪价值”,依旧在低层逻辑中无法自拔,继续做一条咸鱼,下一次的亲密关系出现危机还是束手无策。

六、老实人该怎样让异性产生感觉

这一段问题,在前文已经解答过了,再次强调一次。

除去金钱地位等等身外之物,能让异性产生本能感觉的主要就是“情绪价值”,拆分开就是有才、有趣、帅比,灵魂丰满......等等。

作为一名老实人,你既然不受异性欢迎和喜欢,只能说明自身缺乏上述特质,你只需要建设这些特质就可以了,多么简单的事情。

然而,在日常实践中,我发现很多老实人,或者说普男普女,非常抵触上述的特质建设,而选择故步自封。

原因我总结有以下几点:

1、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sso-milano.com/hlwt/2819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