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心理
婚恋心理

您现在的位置: 婚恋心理问题_婚恋心理解析 > 婚恋心理问题 > 共情能力是可以训练的中国青年报

共情能力是可以训练的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23-4-6 15:51:42   点击数:

恻隐之心

“恻隐之心”出自《孟子》,最著名的就是那句“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从哲学观上划分是一个人本主义者,对人怀有无比的信心,不仅相信“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还认为,就如同人天生有四肢一样,人也天生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开端,所以他还相信“人皆可以为尧舜”。

中国人与人交往中注重人情事理、将心比心和推己及人,从而培养出善于设身处地考虑他人感受,同时尽可能以和为贵的民族基因。

心理学中与恻隐之心相似的一个术语是共情(empathy)也有人译作:同理心和神入。共情,是指有意识地进行换位思考来理解别人的思想和感受的过程。被认为是一种认知能力而不是一种情绪体验,也被看作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

研究表明,有些精神疾病与缺乏共情有关,例如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缺乏共情能力,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共情能力低,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和自闭症患者都有共情功能障碍或说损伤。

因此,共情是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以及精神病学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sso-milano.com/hlwt/2821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