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心理
婚恋心理

您现在的位置: 婚恋心理问题_婚恋心理解析 > 婚恋心理问题 > 象牙塔期待更多恋爱座位

象牙塔期待更多恋爱座位

发布时间:2023-4-23 13:05:19   点击数:

安青网讯近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喻丰开设的《恋爱心理学》课程爆火出圈,上课画面一度在网络刷屏,有的学生在教室外爬窗听课,更有学生自带板凳翻窗进入教室。恋爱课程的抢手反映出哪些问题?本报诚邀高校心理学相关专家,对该现象进行深度剖析。

本期特邀专家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院学生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王世民:他们是和电子产品联系比较多的一代人,重视虚拟关系,不懂现实交往。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邓燕:虽然大学生已成年,情绪趋于稳定成熟,但跟真正的成年人相比,情绪表达又有波动性。

安徽新华学院副教授、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科研主管林斗秀:情感与理智谁重要?是一个悖论的问题,往往困扰大学生。

“爱”需要教吗?

早在年,华东师范大学就把“爱情”搬上了课堂,开设了“婚姻与爱情”选修课;年9月,郑州师范学院开设了“爱情心理学”选修课,一经开设即爆满;年3月,天津大学名为“恋爱学理论与实践”的恋爱课程正式开讲,该科目占两个学分;南京大学的“校园恋爱公开课”共五讲内容,包括恋爱问卷大调查、名家点评恋爱故事……恋爱课程的火爆早已不是第一次,该现象所反映的客观问题是什么?

“他们是和电子产品联系比较多的一代人,重视虚拟关系,不懂现实交往。很多人在网络上很活跃,可是见面之后不知道说什么,甚至局促不安。他们一直在学习,和社会现实接触比较少,有担心和紧张的行为表现”。在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院学生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王世民看来,一方面,大学生渴望爱情,他们通过重重考核来到了一个新的校园,非常渴望建立起新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人生也到了一个他们可以选择自己终身伴侣的阶段,如何正确恋爱、如何对待恋爱,他们却不知道,所以非常渴望得到正确的指导。

“一旦有了一个优质的传送相关知识的课程,火爆是必然的”。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邓燕认为,一方面武汉大学的课程是经过精心打造的,必定是有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则反映了现代大学生对恋爱知识的需求与渴望。

“恋爱课程的火爆反映了人们观念的更新,恋爱是一个正常的话题,也是值得公开讨论的话题。”安徽新华学院副教授、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科研主管林斗秀说。

“恋爱焦虑”成为当代大学生焦虑的主要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长在网络的各种‘群’中,他们习惯于和同样兴趣爱好的人在一起,到了现实生活中,同居一室,就会有除了兴趣爱好不一样,还有生活习惯、价值观不一样等,人际交往的冲突和焦虑比较大。”王世民说。

复杂的恋爱观

“虽然大学生已成年,情绪趋于稳定成熟,但跟真正的成年人相比,情绪表达又有波动性。”对于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征,邓燕分析,“大学生的情绪强烈又复杂,表达起来热烈奔放,有冲动性的特点。他们情绪虽强烈而丰富,但情绪表达上亦有了一定的隐藏与掩饰。”邓燕向记者介绍,大学生的恋爱,一开始大多比较单纯,爱情至上是很多年轻大学生的信条。他们享受恋爱的过程,观念也趋于开放,很少考虑恋爱的结果。在爱情过程中,如果遇到分手的打击,很多大学生会不知如何应对,产生各种心理困惑。到了快毕业的时候,大多受到就业的冲击,很多恋人选择分手,并改变了对爱情的信仰。

在林斗秀看来,大学生恋爱有三大特征:情感表达与恋爱相对比较单纯,对异性的渴望想成为稳定而专一的伴侣;由于大学生是纯消费者,他们的情感表达与恋爱又会受到经济现实的影响,因此他们有的表现比较自卑、有的表现不切实际,影响恋爱的成功率;在情感表达与恋爱中,情感与理智谁重要?是一个悖论的问题,往往困扰大学生。

大学生恋爱会碰到各类问题,王世民认为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一是随意性。大学生恋爱随意性比较明显,突出表现就是恋爱和分手没有明确表示,导致一切都是模糊暧昧的关系呈现,全靠猜和想象。二是周期短。大学生恋爱超过3个月的不多,大都网络恋爱,见面就分手,又称“百日死”和“见光死”。三是不将就。恋爱当中强调个性,一言不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直接分手。四是重视身体恋爱,忽视精神交流。恋爱时间不长就直接发生性行为,发现不合适之后就分手。殊不知,恋爱是需要经过心灵的充分沟通之后,有了强烈的和对方长相厮守的愿望之后发生的性行为就变得有责任有担当了。

构建婚恋教育体系确有必要

“希望大家谈一场健康的恋爱,开始并且保持一段积极的关系”,这是喻丰开设恋爱课程的初衷。恋爱被很多人视为大学阶段的必修课,因为它确实能给青年带来必要的成长。“恋爱是两个来自不同生活环境、有着不同生活经历的人的相处,因此,恋爱的过程也是两个人互相磨合、包容的过程。恋爱可以培养大学生如何与人相处,尤其是与异性相处的能力。可以让个体通过建立一种新的亲密关系,更加认知自我、提升自我。真正的恋爱也会使双方都更加有责任感、更加有存在感和幸福感。”邓燕说。

“大学生恋爱,都是在为将来成立家庭、成为父母做好准备”。王世民解释,恋爱之前,一个人的心中只有自己和亲人。恋爱是发生在两个陌生人之间的,恋爱可以很好地考量一个人和人建立关系的能力,甚至是和另外一家人建立关系、平衡得失的能力。恋爱会经过依恋期、共生期、乏味期和平稳期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通过对双方共同经历事情的处理,更好地使一个人变得成熟。

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校园情感伤害事件、不雅事件、婴儿遗弃事件等屡屡发生,对此,邓燕认为,当代大学生对爱情是充满浪漫的幻想,富有激情,却缺乏理性,很少考虑到社会现实。很多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导致各类问题层出不穷。

林斗秀剖析道,校园情感中,许多人处理问题,容易冲突直接,不注重艺术。大学生又容易被爱情迷恋或诱惑,缺乏保护自己隐私。与此同时,大学生们恋爱与爱情科学知识缺乏,只图享乐,缺乏保护措施,影响身心健康。

大学生是社会的重要人才储备群体,他们的婚恋观不仅折射出个体人生价值取向,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未来社会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加强大学生婚恋教育,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为人口素质提高奠基。

王世民建议,教育、民政、妇联应把婚恋教育体系化。媒体多宣传幸福稳定的婚姻,诉说普通人的爱情,让大家觉得爱情可期。工作之后,可以实现婚恋教育积分制,比如婚恋教育是一个成年人必备的人生知识之一,积分达到一定阶段,才可以结婚生子,这样在理性和感性双重影响下的婚恋观就会让婚姻更加稳定和幸福,就会使更多的人“想婚”“敢婚”“能婚”。

林斗秀同样认为,构建婚恋教育体系是一个社会问题。首先,涉及到社会相关的健康婚恋理念宣传。其次,家庭教育要注重婚恋教育,父母做好榜样与引导。最后,学校注重系统的健康婚恋主题教育,大学阶段是最重要的婚恋教育阶段,开设相关主题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附:大学生恋爱特征(来源:麦可思年大学生感情状态研究)

□本报记者黄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sso-milano.com/hlwt/2840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