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组团,相携出游时,最不受女性欢迎的男性同伴有二种:第一是从出发至结束的行程中,默默不语地绷着脸、单独行动的男性;第二,是全程中滔滔不绝地口沫横飞、用词夸大、过分活泼而聒噪的男性。不论是哪种同伴,他的存在都令女性大大反感。而此二种不了解女性心态的男性,想解除女性心中的警戒是相当困难的。
在旅程中,想博得女伴好感其实并非难事,只需态度自然地为女伴背起行李,并且以若无其事的话语与她闲聊,在女性警戒心松懈的情况下,神色自若地慢慢接近她。此法和缓,不致显得造作。
在与平日不同的特殊场合,女性会迅速筑起“心墙”(防卫机制),采取戒慎恐惧的态度。例如,小孩子在面对陌生的访客时,会一反常态,突然沉默不语、睁着大眼注视一切。大人亦然,参加就业面试时,也常有紧张、不知所措的举止。女性的情况较男性更明显,女性在日常谈话或行动中,总是被动、怯弱的立场居多,所以,对男性不自然的态度举止反应非常敏感,且常因此增加“心墙”的厚度,重重地将自己护卫起来,此种自我护卫的本能,应是女性天生的特质吧!
解除女性与生俱来的警戒心,拆除“心墙”的强大屏障,最有效的方式还是“若无其事”的演出。有位从事心理学研究的男士,曾在一次书籍促销签名会场上,试验此法而大为成功。当他在新书出版、到书店做促销活动时,站在堆积着数百本书的大桌前,签名会的横幅在风中招展,宽大的书店,前来要求签名者却寥寥无几。他于是改变策略,将书籍分散至各书架,并在书店内广播:“各位先生、女士,非常荣幸,名作的作者某某先生,此刻凑巧出现在本店内,如果购买他的大作即可获得他的亲笔签名,敬请把握机会。”且将原来宣传的大布条改换成小名牌。顷刻间,络绎不绝的读者,手捧着这位朋友的大作前来要求签名。这个实例正是将“若无其事之感”发挥至极限的明证,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壁垒,被巧妙地去除了。
近来,许多企业的经营者,都深深体会到解除顾客警戒心的重要,均采取亲切自然的待客方式。例如,年轻女性所经营的高级服饰店,不要求店员着制服,而是以日常穿着的服装上班,在最自然的态度下接近顾客,藉以瓦解对方的“心墙”、去除警戒。与顾客对谈的方式,也非一般店员的虚伪式殷勤,而是坦白诚恳,像和老友谈天一样。此种“不劳您费神应付”的商店,颇能博得女性顾客的信赖与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