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心理
婚恋心理

您现在的位置: 婚恋心理问题_婚恋心理解析 > 婚恋心理资讯 > ldquo我很痛苦,却不会表达这种混

ldquo我很痛苦,却不会表达这种混

发布时间:2021-4-18 16:24:00   点击数: 2 次
白癜风症状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47166.html

1

动人的改变

“我很高兴在今年的最后一天里和你见面,这就好像在说,我正在照顾自己的内心,过去的一年里,我感觉自己变了,变得放松了,但我又说不清是在哪一小节,在哪个时刻对我的变化起了作用,总之这些改变让我面对新的一年时多了一点希望。”

年最后一个工作日,一位来访这样和我说,听了之后我很感动,也很感慨,一方面来访的改变是对我们的工作最好的回报,一方面我也在脑海里回溯是哪些工作让来访改变了呢,我一时想不出来。

2

痛苦源于未被觉知的情感

我自问,这一年来的个人体验让我有改变吗,如果有的话,又是什么帮助我改变的呢,这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些我作为来访者被

有一次我从家里去往工作室,当我进入电梯的时候,儿子发现我不见了,一边从房间里冲出来一边几乎崩溃地喊着妈妈,那时他刚过两岁,婆婆也从后面追了出来,在电梯口抱起了他,说妈妈要去上班啊,我眼看电梯的门在挣扎的儿子面前慢慢关闭,电梯往下下了两层时还能听到他的哭声,一种很揪心的感觉涌上来…在咨询一开始的时候,我向咨询师说了这一段,她说,“那一刻好像你很纠结,你不知道是要满足自己的需求还是满足儿子的需求”,那个时刻我觉得自己被完全地理解了。

还有一次,我描述了之前的一个经历,当朋友在我面前说到他的成就,我感觉到自己离他差距越来越大了,那一刻我甚至感觉有点眩晕,就像倒着坐火车,周围的景物飞奔向前,而我控制不住地后退,好像如果我在某些方面不如我这位朋友,就像被他抛弃一样,但我的感受比被抛弃强烈得多,我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感受,这时我的咨询师说,“当你感觉到朋友离你远去时,你同时也感觉到自己灰飞烟灭”,当她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觉得她好像成为了我,和我体验到了同样的体验,并且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还有些时候,当我表达抑郁或强烈的痛苦时,她并不着急把我从痛苦中带领出来,而是保持平静地等待和倾听,她没有说什么,她温柔而坚定地看着我,微微地点头,她的身体语言都在向我传达,这个环境是安全的,我可以放心地探索自己的感受,并且她能够知道我的感受是强烈的。

还有很多这样被称之为来访者和咨询师相遇的时刻,正是这些时刻,让我们感觉到自己的心里被点亮了一盏灯。

这些时刻累积得越多,让我越相信那些混乱的、破碎的、崩溃的、飘渺的情绪是可以被理解的,这个过程中,自己也内化了理解自己的能力,越来越了解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的主人。

你可能会问,了解自己之后怎么就改变了呢?

还是说我和儿子分离那个场景,那种心被拉扯的感受被咨询师表述出来之后,我就知道了我的冲突,同时我也知道做不到既满足儿子的需要也满足自己的需要,当想到确实做不到的时候,我知道我可以接纳自己,进而我也马上想到:我会在某些时刻先满足自己,也会在某些时候先满足儿子的需要,这样就已经很好,下一次我再去工作时,离开他这个行为不再让我有强烈的冲突,这就是变化。

了解自己是改变的前提。

最难了解的,就是那些无法被描述也无法赋予意义的情绪情感,咨询师和来访者一起体验这些感受,一起为其赋义,让来访者对困扰自己的情绪情感有新的理解,我认为这是来访者发生改变的有效因素。

3

改变源于情感和认知的整合

刚好最近读到一本书,是加拿大心理学博士莫妮卡?布里永用她40年的从业经验写就的《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系统地阐述了这个主题。

莫妮卡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结合神经科学的研究,认为痛苦来源于未被觉知的情感,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失去了连接导致心理不健康,改变指的是情感和认知的重新整合。

举个例子:年终聚会增多,今晚有个部门聚会,你非常不想参加,但又害怕领导和同事觉得你不合群,对你产生不好的印象,你就不得不去参加,整个聚会的过程也感觉不到愉快,只想着快点结束。

这里有一个明显的情感和认知不协调,导致了内心冲突:情感上不想去,认知上觉得有必要去,如果可以深入情感,去探索怎么个不想去?害怕面对权威人物?害怕自己被冷落?不想体验不被看见,也害怕在团体中被看见?如果可以对这些情感有新的认识,就有可能感觉到去也无妨。

还有一个情感是“不得不”,会不会是当别人提出一个要求自己就变得没有选择了,就只能屈从了呢?对这个情感的体验和讨论或许也会得到“不去也无妨”的结果。

总之从情绪情感出发,对这个情绪有充分的体验后,可能产生新的认知,在这个新的维度上达到情感与认知的重新整合。

这里你可能有一个疑问,直接告诉来访者新的认知不行吗,你是因为什么而冲突,这样能改变来访的感受吗?

我的答案是:或许暂时可以,但不能维持住,因为这不是经由她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而来的认知,就不能成为她的经验,只能加重她理性思维的负担。

在情感和认知的整合过程中,重点在于贴近来访者的情感,而非分析来访者的情感,目的在于让来访者的情绪感受自然地延展,从中得到启示。

我想到一位来访,她来咨询的目标很明确,想找到一个简单快捷的方法帮助她从抑郁变得更加有活力,在此之前,她已经尝试了很多办法都没什么改变。

我试图和她一起去体验她的感受,但她似乎对这部分不感兴趣,也有一些不安,大部分的咨询时间里她非常具有逻辑地去呈现自己的困难,以及自我分析。

几周之后,她告诉我要暂停咨询,因为她刚刚接到一个新的工作任务,让她重新充满活力,她说她需要这些好的体验来消解目前不好的体验,而不是总盯着不好的感受。

我同意了她暂停咨询的想法,也告诉她以后遇到困难还可以再联系我。

遗憾的是,我当时很难向她呈现,“似乎你的感受是被外在的反馈所安抚和驱动的”。

我也部分赞同来访所说,外在带来的成就感就消减当下的痛苦,她咨询来寻求的是也是一个外在的工具,但她好像忽略了,外在反馈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内在不发生变化,改变就不能真正的发生。

内在如何变化,内在的核心是情绪情感,就从贴近情绪情感开始。

4

感受体验化,体验经验化

如何贴近情绪情感,读这本书的时候,眼前出现了很多过往和来访者工作时的情景,这本书的语言好像帮助我描述和分解出了,我是怎么贴近来访者的情感的,从而达到对她的理解。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它经由两个重要的过程,从感官刺激到感觉和情绪,再从情绪到一种情感或心理意象,这个过程叫心理表征,第二个过程是从一种情感或心理意象到一种思想,这个过程叫心理加工。

咨询师的有效工作之一是帮助来访进行心理表征和心理加工,达到情绪情感和认知的整合。

借用比昂关于心理功能的思想:β元素代表无法被觉知的痛苦情绪,α元素代表被咨询师容纳和转化的可被来访者接受的情感,将β元素转化成α元素,对应的就是心理表征过程,再将这种心理表征赋予意义,对应的就是心理加工过程。

来访者a描述了一个场景,她说总是能看到他人三人一群五人一伙地聚在一起,谈天说地,非常开心,她也很想加入进去,但是又不敢加入。她也说到每当有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她感觉到另外两个人更要好一些。

我感受着这个场景,这时有一个词浮现出来,被排挤,我说似乎你总是感觉到被排挤,一个人很孤单。她听到之后眼泪涌来出来,她说从小到大她都感觉自己是一个人……她提到自己的童年经历之后,对她在类似场景中的感受有了领悟。

这个过程中,就是通过打开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容器去容纳来访的情绪,和来访一起去体验,同时也等待来访那里体会到一种情感或出现一种心理意象,再进一步体验和等待来访者对其赋予意义,或者和来访者一同对其赋予意义。

这个过程反复进行,这个新的体验就会变成来访者新的经验,取代旧的经验。

5

咨询师的两种功夫

为了促进来访者的体验,达到情感和认知的整合,咨询师就要在自己身上下两种功夫:一种打开自己的感受的能力,一种是将感受语言化的能力。

关于咨询师的感受性,一开始从业的时候,我认为自己是感受性不好的人,也怀疑过自己没有做咨询师的天赋,但后来随着工作和学习的深入,我慢慢发现,感受性是可以习得的能力,只要能放下理性思维,任由感性思维延展,就能从中获得体验,有一些事情可以协助我们增加这个能力,比如正念、冥想,瑜伽,看电影,看展览,听音乐会等等。

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更加坚信,感受力我们与生俱来,只不过我们过于使用理性思维,对感性思维太不熟悉了。

再说语言化的能力,在这个行业里我们多多少少体验过语言的治愈魔力,很多人也是被此吸引进入了这一行。还没有这个本事之前,要先向老师学习,就像一个学说话的小孩,刚会说话的时候她使用的都是父母的句式,有时完全重复父母的话,但在语音语调上有变化来表达自己真正的意思。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她创造了完全不同于父母的句子,这个里面有以她为主体的感受和想法。我们当像小孩一样,最后拥有包含自己人格特质的语言。

6

高体验水平的心理咨询

除了帮助来访者进行情感和认知的整合,决定来访者改变的因素还有很多,书中还阐述了咨询的框架,咨访联盟,来访者的动机和动力等。真诚推荐同行们去读一读这本书,新年伊始,为更好地了解和缓解人们精神痛苦共勉。

我也向正在做心理咨询的来访者们推荐这本书,或许可以帮助你核对自己的咨询是否进入了一个有效的阶段,有一个简单的标准,即有效的心理咨询过程一定是高体验水平的,伴随高体验的对话过程可能是断断续续的,不一定需要说很多话。

就像读一本书,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是,可以作用到我们大脑负责情感区域(右脑功能)的内容,那些内容是我们感受到的,有些内容已经有了无意识的心理表征,书籍帮助我们从无意识的表征变成了有意识的心理表征,也就是认知。

有些内容还没有无意识的心理表征,只是一些混沌的感觉,就像即将萌芽的种子,书籍帮助我们把这些感觉先变成了无意识的心理表征,只待合适的机会扎根生长。我想这是好书的作用。

7

没有什么话题比“改变”更适合在新年伊始谈论,你在本子上记下早起、健身、读书和减肥,天知道这能坚持多久,靠意志力改变的特征之一就是不稳定,这一套改变下来给身体带来的舒适和不适我们都有体验,但是意识有时选择舒适来连接,而避免和不适连接,时间一长,认知和情感不协调,不适感加强,又放弃了改变。

当和不适连接,这里面或许有身体被过度使用的焦虑,或许被激活的是被迫做事情的痛苦体验,只有充分体验才会对不适有新的理解,才有超越不适的可能性,改变也就发生了。

不管对于咨询师还是大众来说,改变从连接自己的情感开始,而整个改变的过程也是朝着内心抵达的过程。

本文内容与插图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恋爱挫折、婚姻动荡、家庭暴力、离婚再婚、婆媳关系、孩子成长等问题,许多人产生了极大的困惑却求助无门……

请您走进沈阳市婚姻家庭咨询师协会,这里有专业的咨询老师、专家和教授为您的婚姻家庭保驾护航!

婚恋情感咨询、婚姻家庭咨询(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等)、人际关系、企业职场EAP心理咨询及各类团体咨询。

沈婚协-

(每周二13:00-17:00为公益咨询时间)

沈婚协官方网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sso-milano.com/hlzx/2487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