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期,人的各种生理功能都逐渐进入衰退阶段,并面临社会角色的改变、丧偶等生活事件,老年人必须努力面对和适应这些事件。在面对和适应过程中,老年人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心理变化,影响着老化过程、健康状况、老年病的防治。
因此老年期是人生中一个特殊时期,是走向人生的完成阶段,也是实现作为人的生活价值的最后时期,这一时期随着生活适应能力的下降,身体状况的减退,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比如紧张、焦虑、抑郁、愤怒、沟通障碍、人际关系紧张。
01
抑郁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
国外65岁以上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在社区为8%~15%,在老年护理机构约为30%;我国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北京的约为1.57%,上海约为5.28%,并随老龄化社会的进展日趋上升。相关研究发现,老年人的自杀和自杀企图有50%~70%继发于抑郁症。
02
什么是抑郁症呢?
抑郁症是一种以持久(至少2周)的情绪低落或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又称情感障碍。
老年抑郁症:泛指存在于老年期(≥60岁)这一特定人群的抑郁症。
临床表现为:
精神症状: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消沉。
躯体症状:睡眠障碍、食欲增加或下降等,体重减轻、胃肠道不适、便秘,心悸、胸闷等。因此极易造成误诊。
自杀观念和行为:自杀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
03
老年人抑郁症防治措施
鼓励正向思维:鼓励老人回顾正向事故、遵医嘱用药、协助生活自理、预防老人自伤自杀、完善社区服务、完善养老保障。
锻炼和人际交往是避免抑郁最好的方法,多鼓励参加老年人活动等。
衰老是人生的必经之路,是生命的规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