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心理
婚恋心理

您现在的位置: 婚恋心理问题_婚恋心理解析 > 婚恋心理讲解 > 疫后复学原创高考学生情绪不稳,

疫后复学原创高考学生情绪不稳,

发布时间:2021-7-4 13:01:50   点击数:

前言

年,这一届高考生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届高考生。随着疫情的好转,首批返校的高三学生,两个月后面临高考,回到既熟悉又陌生的校园,他们在学习上的适应,心理上的适应,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

今年的高考比往年要推迟一个月左右。有不少学生在心理上开始有些松懈,再加上疫情的影响,学生们在家上网课、自主学习,他们在心理状态上和心理节奏上都相对比较松散无序,这可能导致孩子们复学后无法跟进学校的课程进度,以及迅速适应紧张的迎考节奏,据了解,目前已有不少学生产生了焦虑和挫败的情绪,甚至有些高三学生不愿复学,因此前来做心理咨询的孩子不少,许多家长也因此感到非常的焦虑和担心。

当您的孩子正处于这样的情况,作为家长又该如何帮助孩子调适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心理节奏?心理节奏的意义是什么?

说起节奏,很多人想到的是打击乐、器乐,甚至是舞蹈,总之都是和音乐有关的选项。

可事实上呢?太阳东升西落,地球公转自转,万物生长,新旧更替....我们日常的走路、跑步、说话、呼吸,厨师切菜、医生手术哪个不是在节奏里的呢?节奏与我们息息相关、形影不离,除了行为上的身体节奏,还有心理节奏。

心理节奏是指个体在应对成长环境及社会活动时,一种精神意识伴随着情绪,体验变化,形成强弱、快慢、长短与张驰等有规律的突变。

心理节奏平稳且具有适应性,对每个人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当我们在正常的生活中,心理状态与生活、学习和工作保持可承受的压力和频率时,是具有弹性的,松弛有度的节奏,就意味着我们的心理节奏是具有适应性、规律性的,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节奏。它能保证我们的生活、学校和工作能够正常、有效、顺利的进行。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疫情如何影响学生的心理节奏?

当生活中出现突发事件,比如,新冠疫情,由于学生和家长们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虽然疫情有所好转,但返校的风险还是会让学生和家长们都无法放松下来,这样持续的紧张和焦虑,使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有的人无法承受,产生心理上的不适,甚至产生生理上的不适,出现厌食、焦虑、失眠等症状。也就是我们的心理状态无法与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压力保持平衡,心理节奏被打乱,形成一种懒散,拖延,回避等消极的心理状态。

最后,疫后复学后,如何调适学生的心理节奏?

我结合孩子的适应性规律,总结了一个比较简单有效的六步法。那就是一想,二规,三动动;四感,五管,六赞赞。

一想

就是帮助孩子在入学前的一周,或入学后的一周,通过腹式呼吸法+冥想适应法,对进行身理和心理的调适。

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放松的坐着,先做五个深长的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法:用鼻子缓慢地吸气5—8秒,当气体吸入腹部鼓起,屏住呼吸5—8秒,再缓慢地用嘴吐出气5—8秒。

冥想适应法:腹式呼吸之后,想象自己在一颗美丽的大树下,自己是躺着,坐着,或靠着大树,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天气是怎样的?什么季节的?去看看这个大树是什么样的?树叶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树干、树枝,树皮是长得什么样的?也可以想象自己去触摸大树,或者草地……这个过程想象得越仔细,越具象越好。

接着,让孩子在冥想中,将疫情之后的自我状态和熟悉校园进行连接,想象自己从树下站起来,顺着眼前的一条小路走进校园,在走进校园的一刻,拿出口罩戴上,排队在校门口检测体温,和同学保持距离,回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校园,仔细体会和感觉,校园里熟悉的操场,树木,花草,宣传栏,教室,食堂,座椅……在想象中仔细体会和感受自己的情绪和体验。

二规

我们需要跟孩子沟通之后,制定一个规范,就是早睡和早起。而且最好家长跟他做规范,而这个规范不止孩子遵守,我们家长也以身作则。孩子在家习惯晚睡,如果突然让孩子早睡,他可能睡不着,这是很正常的。躺下后15分钟没有睡着,那就让孩子起来做一些别的事情,但不能玩手机和电脑,因为手机的蓝光会让人更睡不着。比如看一些书或者做家务。直到自己感到困倦,才躺倒床上。这样做是让孩子在意识层面上,形成心理暗示和条件反射,卧室和床是睡觉的地方,只要踏进这个空间就会产生困意,就条件反射的想要睡觉。

如果孩子一开始没有办法早睡,那也没有关系,无论她睡不睡着,白天准时调好早起闹钟,就让孩子准时起床。当然在进行这项事务之前,和孩子需要做好沟通,让孩子在心理上,意识层面有所准备。比如,明天要早起了,我们定好闹钟6点起床,开始一两天起床的是比较难受的,你可能很不习惯,也会心情不太好,我们一起想想起来后做些什么可以舒缓心情?和孩子一起讨论,比如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舒缓心情等等。虽然,一开始疲惫和困倦,但只要能坚持早起,晚睡的情况就会被改善,也就是调节了孩子的生物钟。

三动动

让孩子天在白天有计划的,逐渐的增加运动量,调适孩子的体能。一开始要少和慢慢,因为孩子待在家里一直不运动,不能突然一下子太大的运动量。

学习30分钟后,我们就起来活动一下,避免久坐,这个是保护身体健康的。建议每天的运动从慢跑开始,一开始15到30分钟,慢慢增加到一小时。慢跑不仅能逐渐增强体能,而且能替调节身体和呼吸以及心理的节奏,能唤醒我们沉睡的身体和心灵,当然,慢跑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加快乐荷尔蒙多巴胺的分泌,我们研究治疗抑郁症最有效的运动就是慢跑,每慢跑一小时就能增加0.5毫克的多巴胺,这相当于开一个中度抑郁症的药量,能缓解和调节抑郁,焦虑等情绪,为复学后繁重的课业做好生理和心理准备。

四感

我们要让孩子从自我构建的焦虑状态,回到现实的生活里面,看看他是不是少了归属感,少了愉快感,少了成就感,少了意义感。我们帮助他在现实生活中找出这四感,而不是时时让孩子感到不安全,处处感到会危险,处在一种焦虑不安状态。再加上因为孩子两三个月没有上学,孩子的学习可能会又一些退步,当孩子复学后,可能要面临高考临近的压力,同时学习又跟不上,会出现一些沮丧情绪和不少挫败感,竞争意识的受挫,羞耻心的产生,学习不顺利等引发自信危机,自我怀疑,有些孩子的心理可能会暂时“退化”到幼年时期,更多的依恋父母,想从父母那儿重新获取自信的资源、自我完美感,家长要及时鼓励孩子,相信学校的安全保障,也坚定的信任孩子,并把疫情过程中的受挫看成是普普通通的事,减低孩子焦虑。家长们能够去做一些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就会让孩子可以获得归属感、愉快感、成就感、意义感。

五管

我们要跟孩子透过我们的约定,透过一个高四感的现实生活,我们来培养孩子在复学后良好的状态,人、事、时、地、物的这些好习惯,让孩子常态化复学。包括和老师同学互动,要怎样的保持距离但又不影响交流?或卫生习惯、戴口罩习惯的保持,时间的规范,或者是学习和用餐地点的规范,要遵守有序的排队,还有物,就是我们使用的物品,生活用品、学习用品,最好是一人一份,当我们跟孩子做了约定之后,父母就跟孩子一起来管控。

六赞赞

多用正向管教,也就是如果发现孩子今天有一些退缩和回避的状态,我们就要给他称赞,不要一直指责孩子。我们需要帮助孩子重新调整学习的进度和目标,将大目标拆解为中目标,再把中目标拆解为小目标。每一个小目标他做到的话,会有成就感,然后逐渐、逐渐的增加一个中的目标或大的目标,循序渐进的达成目标并给孩子称赞这也是很重要的。

好的,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最后带领大家回顾一下核心内容:

1、心理节奏及其意义是什么

2、疫情如何影响学生的心理节奏

3、调适学生的心理节奏六步法,一想、二规、三动动、四感、五管、六赞赞。

如果您也有任何想要了解的,请直接点击下方“留言”进行提问;

如果您想直接预约咨询,请直接拨打--。

刘高霞

教育心理学硕士台湾心理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华东师大特聘心理专家上海市心理协会会员儿童青少年心理专家

个人介绍:中美精神分析师,中国经络催眠认证催眠师,中国自然催眠认证催眠师。长期从事心理健康咨询与教学工作,接触过从幼儿、小学、中学、大学、职场青年等大量疑难心理个案,迄今个案咨询累计超过小时,熟练掌握精神分析、认知疗法、格式塔、完形疗法、人本、家族排列、经络催眠、NLP、沙盘疗法、意象对话等多种心理治疗技术。曾担任中新社记者,知名地产策略总监,阅历丰富。擅长领域:成长问题心理青少年厌学、自卑心理辅导、考试焦虑症,学习障碍,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口吃、分离焦虑等情绪障碍,环境适应障碍、网络成瘾、性识别障碍、早恋心理问题有丰富的经验。身心疾病慢性疲劳、贪食症、厌食症、严重睡眠障碍(如:失眠)、性功能障碍以及神经症(恐怖症、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等)有许多成功经验。人际关系改善和提高人际关系、人际沟通训练等;缓解职场压力、调节情绪与行为矫正;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婚恋情感危机、失恋等。人格障碍中轻度人格障碍(焦虑型人格、强迫型人格、边缘性人格等)

心灵寄语

让沟通,消除隔膜;让交流,敞开心扉;让真诚,融化壁垒;让温润的咨询像一抹霞光,驱散您心灵的阴霾。

LingHeal

wesupportyou

EAP

心理咨询

团体

公益

场地租赁

文章

扫描左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sso-milano.com/hljj/2557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