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心理
婚恋心理

您现在的位置: 婚恋心理问题_婚恋心理解析 > 婚恋心理课堂 > 如何成为心理健康赛道独角兽盘点10家海

如何成为心理健康赛道独角兽盘点10家海

发布时间:2021-10-11 20:07:18   点击数:
北京最佳手足癣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646.html

作者

王妤庭(Stacy)、魏源

本篇观察笔记约1.7w+字,阅读需要30+分钟,可按小标题直接跳到感兴趣的部分阅读。

科技越来越发达的现代社会,随着信息爆发,媒体鼓吹成功与外貌,人们陷入焦虑、比较、欲望和无力的矛盾当中。根据中科院《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相比10年前,国人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下降,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此外,世卫组织发布《年全球自杀状况》报告中最新估计,年每例死亡中有1例是自杀,自杀是全世界的主要死因之一。因此,心理健康是本世纪人类需面对的核心议题。

本文从成熟的海外市场出发,梳理近期融资趋势、扫描跑出来的“独角兽”公司和创新心理健康产品,透过10+家案例提炼出行业发展趋势和关键要素的共性。逐一分享以下部分:

发现

海外心理健康市场融资扫描

科普

关于海外心理健康服务二三事

案例

细数那些海外心理市场的“独角兽”

产品

细数那些创新的海外心理健康产品

观点

中美差异、演进趋势和关键成功要素

发现

海外心理健康市场融资扫描

梳理近五年(-年H1)海外心理健康投资事件,经整理共条融资事件。发现如下:整体来看,海外心理赛道投资金额逐渐走高,年-年H1赛道累计融资额超过27亿美元,仅年H1心理健康赛道的融资额就超过10亿美元。随着疫情刺激、科技与城镇化发展,带来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压力节节攀升,普遍民众心理疏通的需求日益增加。从轮次与金额来看,年属于海外心理健康的起步期,以天使轮等早期投资为主,整体投资金额和事件数目皆不大。年海外心理健康开始有成规模化的公司出现,当年融资金额最大的公司分别为Headspace和Talkspace,如今也都成长为独角兽。年海外心理健康赛道迎来高速发展期,C轮以上的公司在当年融资额占比超过整体赛道的65%,说明海外赛道开始出现头部化、集中化。年海外心理健康赛道迎来第一波收获期,2家公司已在美股上市,分别为LifeStance与Talkspace,同时海外资本市场也积极布局早期具科技属性的心理健康公司,年投资A轮以前公司达18家,年H1则为15家,每一年都创下历史新高,说明心理健康赛道在海外市场(欧美为主)已热火朝天。从心理健康赛道的子领域来看,产品模式百花齐放,包括健康管理、睡眠助手、儿童健康等;从各模式融资体量来看,年-年H1累计融资额的排序依次为心理健康咨询、冥想正念、心理健康(即没有人服务的产品,如HappifyHealth等)。其中,心理健康咨询领域,即有“人”来服务的模式,拿了市场上53%的钱。说明海外投资机构更看重咨询师带来的服务,并且有人的服务能较好的解决问题并有较高的单价。第二,冥想正念子领域获取17%的融资额,主要为HeadSpace和Calm。第三,心理健康领域年开始增长较快,此领域的玩家是以数字化产品的方式给用户提供解决方案。贰

科普

关于海外心理健康服务二三事

01海外心理服务市场有多大?年全球心理健康市场约0亿美元,其中北美和欧洲各占约40%,整体增速约3%,其中增速最快为亚州地区,增速超过10%。市场规模最大的国家为美国,整体市场已经较为成熟,根据IBISWorld数据显示,美国年心理健康市场规模约亿美元,其中非门诊心理治疗(心理健康机构)市场规模亿美元,门诊心理治疗规模亿美元,整体赛道与细分赛道增速均在3%。对于心理健康机构赛道来说,从服务形式上看,线上市场目前规模约在23亿美元,CAGR约11%,企业心理服务市场市场规模约68亿美元,CAGR约5%。美国心理健康增量市场约有亿美元。主要来自于尚未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人群。在渗透率角度来看,美国每年心理健康服务的渗透率从2年的9.4%,一路上升到年的12.3%,覆盖约万人,根据BuckeyeRecoveryNetwork机构统计,年美国有超万人面临精神健康问题,占比超过20%,仍有约0万人尚未接受服务。拓展增量市场的主要机会来自于服务便利性和用户可负担性。02疫情过后海外用户如何看待心理健康?在疫情爆发后,心理健康问题愈发突出,据美国国家统计机构显示,疫情爆发后,面临心理健康问题的新增患者数量超过万,在数量徒增的同时,心理服务供给仍有较大不足。有24%的成年人对目前的心理健康服务不满意,而居然有超过60%的罹患抑郁症的未成年人并未得到合理的治疗,心理服务供给端仍有较大突破的空间。同时,在支付端上,仍有11%的成年人完全没有心理健康相关的保险,即使在被覆盖的群体中,根据statista统计,每年“out-of-pocket”也仍然限制了超过40%被医保覆盖的用户接受心理健康服务。传统心理服务效率低且价格贵,一般单次预约需要等待1个月,单次的咨询费用也在-美元。传统的心理健康诊所、心理咨询工作室日益不能满足美国用户的需求,在线心理健康服务凭借高效低价的优势崭露头角,尤其在疫情期间,在线心理健康APP的覆盖率直线上升10%。即使在疫情后期,头部APP也仍然保持了高速的增长,传统心理健康服务逐渐向在线心理健康服务过渡。03美国心理服务行业痛点?

心理健康触发多种疾病并成为严重负担:超过45%的成年人在一生中会经历心理健康问题,自1年以来,美国年自杀率增加30%,每年花费46亿美元用于精神疾病急诊室就诊,每年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的收入和生产力损失高达亿美元

需求增长但是服务效率不足:需求增加受长期趋势推动,包括发病率增加和干预率提高。每年约万美国用户患有精神疾病或障碍,仅有约60%的用户获得干预和照顾,受限于精神心理发展较为缓慢,主流治疗方案仍是传统面对面的方法,导致整体服务效率较低,经统计,美国患者经常面临长达1-2个月的等待时间,无法及时获得支持

传统面对面疗法的局限性多:1)便利性低,美国地广需要花费较远的路程上门诊。2)成本高、收费高。3)难以跟踪后续成效。4)无用户/咨询师画像数据供匹配。整体来说,服务效率低,缺乏数字化工具和系统辅助,导致在匹配、问诊、跟踪等方面都依赖单一咨询师人工完成,随机性大且负荷有限

报销机制不完善,支付端没有完全打开:由于美国商保体系复杂,仅有55%的精神科医生接受商业保险,而其他专科医生则为89%。使得普遍美国患者得自费支付治疗费用,导致许多用户因为经济能力放弃心理健康治疗

心理健康服务者普遍独立工作,导致其非临床事务较多:行业服务供应链高度分散,超过95%的从业者为独立执业,而家庭医生或其他初级保健医生的比例为31%,这导致心理健康临床服务者,需要负担更多非临床的业务,比如接待、行政、财务等,无法仅专注于治疗

心理健康服务者极度分散、缺乏协调:心理健康服务者包括精神科医生、咨询师等,每个角色专长不同,由于行业分散,导致其没有通畅的途径和机制来进行共同诊断,使得整体医疗费用较高、并且治疗效果有局限性

案例

细数那些海外心理市场的“独角兽”

垂直玩家——已跑出两家美股上市公司01LifeStanceHealthGroup模式定位:2B面向健康保险公司出售心理健康服务,以线下心理诊所为载体,提供线上融合线下、精神科医师结合心理咨询师的整合服务运营规模:年营收3.77亿美元,约24.39亿人民币,未盈利。年Q1营收1.43亿美元,约9.25亿人民币,亏损0.08亿美元,和年Q1同比增长96%,毛利率~30%。年覆盖家心理门诊、名心理服务者(包括精神科医师、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等)、+家保险机构市值倍数:年6月在美股上市,发行价为17美元,21年7月已上涨至28-29美元。目前市值-亿,市销率(静)约27-28倍案例简析发展脉络:年公司成立,以线下心理咨询为载体,打造线上融合线下、精神科医师心理咨询师的协作网络。从年仅覆盖家诊所,三年增长到家,服务供应链从名,三年增长到名团队背景:创始人MikeLester为药学背景,多年医疗领域创业者,-年曾创办2家公司被收购,如Radiant(临床研发机构)和Accelecare(创伤护理机),熟悉线下交付、商保机构。在年在VC/PE看项目、挖掘新方向,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sso-milano.com/hlkt/2648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