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也随之增加,许多人或多或少都有各种心理问题,比如工作焦虑、育儿压力、婚姻困境、抑郁症等等。
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10亿人受到不同程度的精神健康问题影响,其中有3.5亿人患有抑郁症,而抑郁症是除了癌症之外的第二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学就逐渐演变为了一门极其重要的学问,学习心理学,不仅可以治愈他人,也可以疗愈自己。然而,心理学也是一门极其复杂的学科,因此想要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心理学,也是极为不易的。
恰好,现在就有这样一套心理学入门书籍,可以让我们轻而易举地理解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我们如何更好地在生活中运用心理学知识。
这套书就是《生活中的心理学》,共有四本,作者是王垒老师。书籍对应的音频课在“得到”平台上已有多万播放量,极为受欢迎。
一、《认知与理性》:认识世界,创造生活
该套书籍的第一本是《认知与理性》,这本书介绍了我们是怎么感受这个世界的,在感受世界的同时,我们有哪些感觉,这些感觉都是正确的吗?以及我们如何保持专注,如何学习和记忆知识,我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形成等内容。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于这句话,我们大多数人的理解就是,看待一个人,只要看他的眼睛,基本就可以看到他的心灵是怎样的,如果一个人的眼睛清澈干净,那么这个人多半是一个善良纯粹的人。
但在心理学上,这句话其实是不对的,因为感觉是我们人类获取信息的首要方式,如果没有感觉,我们是不可能理解一个人或事物的。
比如我们从亲戚朋友那里听到了一个人的事情,当有一天我们见到这个人时,心里就会进行比较,然后就会产生喜欢或厌恶的心理。反之,如果我们根本没有见过这个人,或者没有听过他的任何事情,那么我们第一次见到这个人时,就不会心生波澜。
因此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感觉,我们是不会产生心理活动的。
二、《情绪与情感》:体验世界,回应生活
在第二本《情绪与情感》里,作者王垒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人类的各种情绪与情感,并为我们剖析了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这些情绪与情感,以及如何正确面对它们,进而不让它们影响我们的生活。
说到情绪,网络上有一个形容情绪十分恰当的用词“emo”,而情绪的英语是emotion,它的汉语大致有两层意思,分别是“向外”和“移动”。
在心理学上,情绪指的是由环境变化所引起的自身状态的感觉。比如当我们遇到非常快乐的事情时,我们一般会开怀大笑。在公司被领导批评时,我们通常会非常失落和难过等。
而说到情绪,就不得不提到情感,许多时候,我们是无法正确区分它们的,甚至还将它们的意思混为一谈了。
比如我们不能把“愤怒”这种情绪称为是一种情感,但我们却可以把“同仇敌忾”说成是一种情感,因为情绪一般是我们人类的本能,不需要学习,而情感却是情绪高度凝练化的表达,它是后天形成的,需要学习和总结的。
三、《动机与行为》:激励自己,改变境遇
第三本《动机与行为》里,王垒老师说,人类的各种行为,比如吃饭、健身、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等,它们的背后,其实是我们的本能、自驱力、意志力和成就感等内在动机在起作用。同时,王垒老师也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如何提升自驱力和意志力等内在动机的方法。
开头说过,现今的人们压力非常大,因此便有许多人开始“躺平”了。所谓的躺平,就是没有动力、没有目标的一种表现。与此相反的是,也有一些人并没有躺平,反而非常卷,非常努力,但也因为过度内卷而产生了许多心理困扰。
要想解决躺平的现状,我们其实只要多做具有成就感的事情就可以了。
董宇辉说过一句话:“成就感,是推动成年人去持续做一件事情的最大的力量。因为成就感能给人不断的反馈与激励。”
从董宇辉的话中,我们知道,做擅长的事情,是一个人的本能。但多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才是一个人的本事。
具体一点就是,我们要走出舒适区,适当地踮一踮脚尖,做一些具有挑战的事情。而这种踮一踮脚尖的方式,也可以让我们避免过度用力,给自己带来内伤。
四、《性格与人际关系》:塑造自我,拥有和谐人际关系
第四本《性格与人际关系》一书中,王垒老师为我们分析了为什么有的人性格很暴躁,有的人很执着,但有的人却很有耐心。以及亲密关系、婚恋关系、同事关系等常见的关系为什么会产生矛盾和冲突,我们又该如何去经营?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一旦结了婚,爱情就没有了。
为什么人们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究其根本原因,其实是我们的认知出现了偏差。
在情侣刚恋爱时,双方几乎都盯着对方的优点看,因为看到的都是优点,所以双方就认为自己找到了灵魂伴侣,认为对方就是自己值得托付一辈子的人。
但在结婚后,双方的缺点开始暴露,而这与恋爱时所呈现的一切完全颠倒了,伴侣双方因此产生了心理落差。如果彼此不愿意包容对方,不愿意为了对方做出改变的话,婚姻关系便走向了终点。
总而言之,《生活中的心理学》这套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心理现象,它通俗易懂,没有纷繁复杂的专业名词,可以让我们轻而易举地了解并掌握心理学知识,进而用这些知识为我们的人生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