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心理
婚恋心理

您现在的位置: 婚恋心理问题_婚恋心理解析 > 婚恋心理资讯 > 金莎自曝单身原因引热议,一句话揭露单身男

金莎自曝单身原因引热议,一句话揭露单身男

发布时间:2023-4-16 12:55:43   点击数:
了解下白癜风 http://m.39.net/pf/a_11285863.html

近日,金莎作为首位明星助力官加入了真人秀《新相亲大会》。

在节目一开始的快问快答环节中,主持人孟非就直接问道:“你觉得自己单身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对此,金莎也毫无遮掩,直言:

“好像是太挑剔了”。

“我每失败一次,我觉得我的那个要求就更高了。”

“因为我知道什么是不适合我的,那我就会可能要剔除掉一些,我本来想要的要求,但是又加一些新的要求”。

一时间引发热议,并且直接冲上热搜。

其实,不止明星,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男女,之所以单身,最主要就因为:

对爱情太过挑剔,追求完美。

据一份90后青年婚恋新常态调研报告显示,引发90后单身的主要原因前三名,就有“对爱情幻想过于完美”,其中尤以女性最为明显。

而且从学历背景来看,博士人群对爱情幻想过于完美的比例比学历相对较低的人群更高。

追求完美,错过良好

追求完美本身没有错,但正如哈佛大学经济学系博士后王勇所说,完美是良好的公敌,如果你追求完美,就可能错过良好。

在国内首档大型心理学真人实验体验类节目《幸福实验室》里,就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为了测验谁才是我们对的人,节目组分别招募了20名单身女士和20名单身男士,并给他们分别佩戴标有数字的帽子。

其中帽子编号依次为1到40,女士为单数,男士为双数。

实验规则很简单,40名男女要在15分钟内说服一名异性与自己配对,大家可以说任何话,但不能将对方头上数字告诉对方。

配对成功的两个人可获得一笔奖金,金额是两个人帽子上的数字相加后再乘以10,也就是说,数字越大,金额越高。

毫无疑问,想要获得更高金额,就得找金额最大的另一半。

因此,39号女生自然成了“抢手货”,好多男生都抢着要和她配对。

可她也正因为选择太多,要求太多,反而始终没有挑选到合适“伴侣”。

最后,当所有人都陆续配对成功,而时间又接近游戏结束时,迫于无奈,她只好选择了最后将她拉走的18号。

整个游戏过程简直像极了我们真实生活中寻找伴侣的过程,而帽子上的数字正是我们在择偶过程中的财富、实力、地位等。

越是优秀的人,越挑剔,反而越容易被剩下。

最近和一位单身的女性朋友聊天,她也这样感叹道:

以前20多岁时,身边从来不缺追求者,可是自从过了30岁,身边的追求者就越来越少了。

眼看着以前追求自己的男生都有了女朋友,甚至结了婚,可自己却还是单身,便后悔不已,当初,为什么要如此追求完美。

如今自己已经35岁,迫于家人催婚,便只好走上了相亲之路。

追求完美,身陷囹圄

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很多时候,看似完美的伴侣,还可能暗藏危险。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泰剧《单身狗的悲伤事》,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大方美丽,事业有成的女主角Jer,一直以来对未来伴侣都有着自己的高标准:

要高、要富、要帅、要壮、要猛、要正……

由于自己要求太过苛刻,加上必须在年底妹妹结婚前找到对象,所以她便来到了高档婚介所。

果然,按照她的要求,她还真的遇到了这样的完美伴侣——Chen。

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并且走向了婚姻。

原本以为公主与王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可实际上,危险与可怕才真正拉开序幕。

很快Jer就发现,这个她眼里的完美伴侣,实际上是个戴着假面的情场浪子。

Chen的母亲由于曾被丈夫抛弃,所以极度缺乏安全感,一到晚上,必须让儿子陪在身边。

因此,家庭的不幸,让Chen也不相信爱情。

除了有固定的情人之外,身边还环绕着无数个莺莺燕燕。

为了使得自己晚上也能出门,摆脱母亲对其生活上的控制,因此,他就想到结婚的办法。

找一个母亲眼中完美媳妇,这样才能转移母亲的注意力。

结婚后的Jer,每天不仅要想办法与婆婆斗智斗勇,摆脱其控制,同时还要提防老公花天酒地,总之,一切都朝着她的梦想婚姻渐行渐远。

万万没想到,当Jer用自己的完美标准寻找伴侣时,结果最终还是让“完美”二字把自己推入了万丈深渊。

这个故事也恰好印证了网络上的这样一句话:

过度追求完美的爱情,爱情的结局就很难完美。

“五全五美”相加,才是“十全十美”

罗曼·罗兰有句话说得好: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真正的十全十美是双方互相适合。

你应该是要求对方的五全五美,再加上自己的五全五美,去凑成十全十美。”

就像完美爱情代表杨绛和钱钟书,正是因为彼此包容,相互体谅,才成就了人间佳话。

钱钟书一心钻研学问,对家务事一概不知,但杨绛却能接受他的不完美。

有一次,钱钟书说:“我把墨水瓶打翻了,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

杨绛说:“不要紧,我会洗。”

钱钟书不相信,继续说:“那是墨水呀!”

杨绛却答道:“墨水也能洗。”

过了几天,钱钟书说:“我把台灯砸了。”

再过了几天,又说:“把门轴弄坏了,门不能关了。”

可杨绛依旧很耐心地一一回答道:“不要紧,我会修。”

正如心理咨询师陈海贤所说:

世上没有完美的对的人,是爱与包容把对方变成了对的人。

最优停止,最佳选择

所以,想要脱单,就不能过分挑剔,追求完美。

在经济学中有个著名的理论叫做“最优停止理论”,即:

“在做目标搜寻时,假设计划搜寻个目标,其实在搜索到第37个时就要停止搜索,做出选择,此时搜索成本和收益之间达到最优平衡点。”

应用在恋爱中就是,假如你这辈子会谈10段恋爱,每一段爱情都谈一年左右,按照37%法则,当你差不多谈到第三个或第四个女(男)朋友时,就应该停止搜寻了。

否则继续漫无目的地追寻,很可能就错过了最佳的伴侣。

当然,不挑剔不代表你就应该得过且过,委屈自己,而是应该认清自己,放弃完美,寻求匹配。

研究表明,人们一般和与自己具有同等吸引力的人结成伴侣,这就是“匹配现象”。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婚恋市场价值(又称“伴侣价值”),即在婚恋市场上能够匹配的伴侣的水准。

比如说:一个有房、有车、身高cm的男人,在婚恋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肯定高于一个无房、无车、身高cm的男人。

综合来看,受欢迎程度/需求度X伴侣选择权,就是一个人的最终伴侣价值。

我们如果想要最大限度保留择偶主动权,就应该认清自己的伴侣价值,再去匹配适合自己的另一半,切不可眼高手低,好高骛远。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sso-milano.com/hlzx/2833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