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公布日期:年10月12日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位于滇西之南、澜沧江之滨的云南省临沧市,临沧是世界茶文化的起源地、"滇红茶"的故乡,年平均气温17.2℃,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0%,全年空气质量均为优,是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亚洲恒温城市。临沧年开通铁路和高速公路,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黄金口岸",是云南省"桥头堡"建设的前沿窗口。学校成立于年,历经临沧师专班、临沧教育学院、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近年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确立了"三性四群五工程"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秉承"立德修身、笃学尚行"的校训,不断彰显"地方性、应用性、开放性"的办学特色,立足滇西、面向云南、服务全国、辐射东南亚南亚,成为红土高原一道亮丽的风景。
学校占地面积亩,总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1亿元,有纸质图书86.7万册,电子图书21万册,有校内实验实训场所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个。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院、亚洲微电影学院、航空与轨道交通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数理学院、生物技术与工程学院、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现有本科专业33个,专科专业65个,全日制在校生余人,生源遍及云南、山东、湖南、四川、重庆、贵州、广西等17个省(市、区);另有来自欧美、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留学生余人。现有专任教师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近人,博士、硕士人,"双师型"教师近人。多名教师荣获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国贴"专家、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省突"专家、"省贴"专家、省级优秀教师等各类荣誉称号。在年度云南省全省人才满意度调查中,学校人才工作满意度在云南省36所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
学校获批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省级)智库、云南省首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云南省红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多项,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4项,居州市院校前列,省社科基金立项7项,列云南省第五位,州市院校第一。上级主管部门表扬我校"近年来,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及立项工作异军突起,成绩显著"。出版"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丛书",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学校设有"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研究中心"、"国际佤文化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学校先后获国家专利7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20余项,获云南省社会科学特等奖等4项,获云南省厅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励余项;近5年出版专著、教材余部;发表论文1余篇。学校多份决策咨询报告专版刊发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要报》、教育部《高校智库专刊》呈报党和国家领导人资政,1项决策咨询报告获中央领导同志批示。
党的十九大以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中,全面迈开了建设"国内外知名的应用型国门大学"的步伐。
详情请阅读原文!
(一)报考者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品行端正,热爱教育事业;
3.具有应聘岗位所需的学历和学位、专业及技能;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5.具有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6.年龄要求:本科、硕士研究生年龄在35周岁(年9月1日以后出生)以下,博士研究生年龄在40周岁(年9月1日以后出生)以下,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可放宽至50周岁(年9月1日以后出生)。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期限未满或者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受到刑事处罚期限未满或者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尚未做出结论的人员,均不得参加应聘。
面议
(一)报名方式
可通过网络发送电子邮件报名或到现场进行报名。
1.邮件报名
报考人员填写《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年公开招聘编制内工作人员(第二批)报名登记表》(附件2),并将报名登记表的电子文档同个人简历、身份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职业资格证和其它应聘材料的扫描件(格式为jpg或pdf)电子版打包后发送至邮箱:dksyrs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