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心理
婚恋心理

您现在的位置: 婚恋心理问题_婚恋心理解析 > 婚恋心理讲解 > 学员论丛探索安全心理在促进安全生产中

学员论丛探索安全心理在促进安全生产中

发布时间:2021-7-17 13:27:24   点击数:
铁路系统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铁路系统运输生产组织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没有安全就无法确保铁路大动脉的畅通。结合历年来安全事故来看,人的因素在安全生产中往往是决定性因素。所谓心态决定一切,职工心态的好坏直接影响日常工作中的行为,因而心理状态对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树立良好的安全心理,不仅能保证职工的人身安全,也能保证作业质量,从而保证了安全生产。反之,消极的心理状态,就会导致职工责任心下降,安全规章制度不执行,作业标准不落实,为安全生产埋下隐患。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职工心理状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引导和疏解,使之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证和促进安全生产。下面结合车间实际情况,对日常生产中职工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一、影响安全生产的心理分析1.侥幸心理侥幸心理几乎是人人都有的一种心态,这种心态会使人相信通过某种偶然的不确定事件的发生而使自己获得意外的收益或者躲过某种确定可以出现的灾难,是一种与事情的常态发展相违背的心理预期。但是在安全面前,侥幸心理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发生。怀有侥幸心理的人,不是不懂安全规章制度,不是缺乏安全知识,也不是业务技能水平不高,而是明知故犯。他们往往抱有“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己”的心态。如横过线路需执行“一站、二看、三确认、四通过”和“手比、眼看、口呼”制度,部分职工却主观认为线路没有车辆移动或车列离自己很远,侥幸的认为自己可以顺利通过,最终导致逼停列车,甚至是被线路上机车车辆冲撞的严重后果。2.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无视社会规范或管理制度的对抗性心理状态,一般在行为上表现“你让我这样、我偏要那样,越不许干、我越要干”等特征。近年来,车间分配了大量青工,占车间总人数的比例已经达到45%左右,逆反心理在他们的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他们在家里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大学校园里也是无忧无虑,参加工作后难免会有诸多不适应。尤其是面对铁路行业严格的安全规章制度与精细的作业标准,就会产生“束缚”的感觉,面对车间、班组的管理,部分人表现为表面接受,心理反抗,阳奉阴违,口是心非;而更有甚者则会当面顶撞,不但不改正,反而发脾气,或骂骂咧咧,继续违章。3.逞能心理争强好胜本来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但如果它和炫耀心理结合起来,且发展到不恰当的地步,就会走向反面。部分青工在工作中争强好胜,积极表现自己,具有较强的自信心,经常会做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如操作不熟悉的设备、处理未接触过的故障,但是由于工作时间短,他们对设备操作流程、故障处置方法掌握不到位、不全面,这种缺乏考虑、不思后果、逞能的心理,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4.惰性心理惰性心理主要表现为做事拖拖拉拉,爱找借口,虚度时光而碌碌无为,而人的计划、理想、抱负就在这拖拉与借口中变成了泡影。一个人一旦贪图安逸,就会给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部分职工在工作中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只要省事、轻松、不费力就行,摒弃了安全制度、作业标准;而有些人是能提前做的事绝不提前干,必须等别人崔自己才去做,这种心理往往导致耽误整体生产组织,而在别人的催促下很容易造成手忙脚乱,致使安全问题发生。5.从众心理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每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集体而单独存在,而在生产企业,每一个职工都处于班组这个群体当中,合群是一件好事,有利于班组团结,提升生产效率,便于安全管理。但是部分职工由于缺乏准确判断,产生“盲目合群”的行为,明明知道大家是违章作业,心理下意识的暗示自己也要这样做,不然就是不合群,心悦诚服、甘心情愿与大家一起违章。这种盲目从众心理为安全生产埋下了极大隐患,甚至会导致班组、车间安全管理的失控。二、消除心理因素对安全生产影响的相关措施1.安全管理人员要带着感情抓安全制度条款是冷冰冰的,人心是热乎乎的,同样的制度规定,生硬地去执行与带着感情去实施效果大不一样。前者不但可能会遇到更大的阻力,而且极易造成职工的反感心理,取得相反效果;而后者遇到的阻力会比较小,执行的效果自然也会更好,安全工作也才能落到实处,这就要求各级管理人员日常要做到关心关爱职工,坚持严管厚爱。2.要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排摸和安全教育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职工中多做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职工的思想状况,准确掌握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职工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等,帮助职工解决工作中、生活中的困难。同时要加强职工安全思想教育,通过安全规章制度学习、典型事故案例剖析,不断提高职工安全生产观念、自我保护意识和群体防护水平。3.要建立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舆论环境是指企业内部绝大多数职工的思想观点和言论形成的一种主体氛围。部分职工因个人原因传播一些消极的、负面的言论,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的传播。面对这种情况,管理人员要及时采取措施,依靠道德引导、目标认同、精神激励等方法在企业中形成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舆论氛围,从而引导职工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导向安全。三、日常管理中的具体做法1.建立职工基本信息台账,掌握情况底数清坚持把解决职工思想问题作为首要任务,组织建立班组人员档案,详细记录每名职工个人、工作、家庭状况,动态评估了解思想状态,建立职工“思想账”,着力解决好职工思想问题,奠定良好的安全心理基础。针对因异地工作、个人婚恋等影响青工情绪的问题,持续做好入路教育、职业生涯导航等工作,让青工树立敢于担当作为,敢于直面问题,敢于迎接挑战的意识,引领青工成长,助力青工成才。2.注重谈心谈话制度落实,思想交流知心事职工家安才能心安,心安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针对职工发生岗位调整、受到考核、产生矛盾等问题时,管理人员主动与相关人员谈心谈话,通过面对面交流、心贴心释惑,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工作,切实解决职工急难愁盼。拉近管理人员与职工的距离,职工从前期不愿吐露心声,到现在有心结愿意说,有问题愿意讲,及时了解掌握实时所思所想、心理状态,及时消除不安全心理因素。3.及时主动家访慰问,解决困难暖人心坚持打造家访暖心工程,以职工思想稳定为落脚点,重点对发生情绪反常、伤病住院、家庭变故的职工,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一对一”了解职工具体状况。把新工入职、干群矛盾、节后收心等作为家访重点,通过“结对子”帮教、“心对心”帮扶,利用路局、段各项惠民政策解决其实际困难,让职工卸下思想包袱,消除日常琐事对工作情绪的干扰,确保实现思想上的安全生产。综上所述,职工的心理问题管理,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为此,我们应及时发现职工思想变化,随时掌握职工的愿望和动机,关心职工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更诚恳、深切的关心、体贴和帮助,让职工心理洒满阳光,避免产生“心理问题”,导致“心理事故”的发生,实现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才能让职工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企业的安全生产也得到了最好的保障。

(作者系集团公司嘉峪关车辆段嘉峪关检修车间主任兰州局集团公司党校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

兰铁党校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sso-milano.com/hljj/2572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