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心理
婚恋心理

您现在的位置: 婚恋心理问题_婚恋心理解析 > 婚恋心理问题 > 穿行在新加坡和中国蓉子的文学创作

穿行在新加坡和中国蓉子的文学创作

发布时间:2021-6-28 13:56:21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团结博爱绿色文学欧华新移民作协丛书??系列优秀作品展示穿行在新加坡和中国——蓉子的文学创作

文/白舒荣(北京)

新加坡华文作家蓉子自称是三国五朝小民。年初,她出生在中国的中华民国,当年十月在母怀中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8岁随养母下南洋,落足英属马来亚;半年后马来亚脱离英国殖民建立马来亚联邦;年9月16日马来亚同沙巴、沙捞越,以及新加坡联合组成马来西亚联邦共和国;年定居新加坡。三国五朝不折不扣。一、新加坡蓉子从报纸专栏走来蓉子出生在潮州金石镇陈厝垅,本名赛蓉,生身父陈姓,她随养父姓李,全名李赛蓉。潮州地区尤其重男轻女,生下的女儿不是弄死就是送人。4岁的她被送给了不育的亲姨母。在姨母那儿最常领到的礼物是令她肝胆具裂的“泄愤般地打打打”。8岁时离开潮州家乡,随姨母飘洋过海到马来亚与姨夫团聚。姨夫在杂货店当伙计,收入低微,一家三口租住在一个简陋大杂院。她立刻担负起洗衣烧饭、提水劈柴、养鸭洗地等繁重的家务劳动,稍有差池,小则被敲头拧脸,大则被抽出烧火木柴痛击手指,或者用麻绳套在她脖子上,勒一勒松一松,姨母还恶狠狠地威胁:“你要死还是要活?”让她心志不死的是书本。她非常爱读书,虽然是班上的穷学生,连练习本都买不起新的,却下课后偷偷做拔鸭毛的杂活儿,挣钱买故事书看。她以四年的时间完小毕业,勉强又念了二三年英文中学,便因家穷辍学,开始四处流浪打工。后来结婚成家。满怀希望投入新生活,担任起新角色。蓉子婚后在新加坡自家的小天地里,洒扫庭除,买菜做饭,做毛绒玩具等手工活贴补家用外,从小爱书、恨自己读书少的她,从没放下过书本。翻破了《辞源》,熟读《古文观止》《红楼梦》,民国年间老舍、张恨水等等名人著作,尽量借来阅读。看的多了,难免技痒,悄悄动了写作的念头。年,她把厨艺心得写就的一篇以《食谱——猪肉蒸蛋》为名的小稿,化名雪兰,寄给《南洋商报》。不料竟被刊登了,恰逢长子出生。她欣喜万分,觉得这或许是冥冥中的天意,暗示写作同儿子一样,注定都是她的生命之重。《南洋商报》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华文报纸之一,由新加坡殷商陈嘉庚于年9月6日在新加坡独资创刊。年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分家,南洋商报一分为二。与《南洋商报》并驾齐驱的另一份华文大报是《星洲日报》。除此外,还有华文报《新明日报》,其文艺副刊很受读者欢迎。《新明日报》为新加坡华文下午报之一,由新加坡报业控股发行,于年3月18日创刊。创办人是香港著名小说家金庸和新加坡商人梁润之。第一篇小稿见报后,她又陆续写了一些妇女版的文章。70年代初,她试着投稿给《新明日报》的文艺版《新风》,并没抱多大希望。不料几天后在“新风”版,发现有个叫“蓉子”的写了一篇《闺怨》,看内容,竟同她写的一样。再仔细读,除了改掉几个字添上两句诗,明明就是自己投的稿啊!正纳闷,发现版面当中有行黑体字:请作者“蓉”晚间与本版编辑联络。她常读《新明日报》副刊,发现这是该刊主编姚紫的一贯作风,他喜欢在版面上给作者和读者发讯息。姚紫是新加坡早期优秀作家和编辑,原名郑梦周。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生在泉州晋江安海镇,年12月只身南渡新加坡。两年后他的第一篇中篇小说《秀子姑娘》在《南洋商报》连载,备受读者追捧;中篇小说《咖啡的诱惑》拍成电影后,亦轰动一时。他曾担任多家副刊和刊物的编辑,致力培养文学新人。为问明究竟,她给《新明日报》副刊打了电话,电话里传来一个中年人和蔼客气的声音,正是姚紫。他说,这篇《闺怨》就是她的作品,他认为用一个字“蓉”作为笔名对读者显得不够尊重,所以做主加了个“子”,变成“蓉子”,这既不影响原意,眼看还是耳听都比较美。听了姚紫的话,她想,自己本名赛蓉,喜欢芙蓉,却嫌“赛”字有点俗,便爱用单字“蓉”,姚紫的建议有道理,从此在“新风”发表作品就常用“蓉子”。新加坡的“蓉子”由此诞生。后来在“新风”发表作品多了,“蓉子”这个笔名逐渐被她普遍用起来,舍弃曾用过的雪兰、吴忆、婉婉、耐寒、容慧竹、江采容……恰巧,台湾有位著名女诗人叫蓉子。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资讯比较封闭,没有网络,没有邮箱,更无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sso-milano.com/hlwt/2551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