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寿命突破八十高等教育超过男性分娩养老都有保障
受访专家: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研究所研究员丁娟
陆军军医大学全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技术中心主任、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理事李力
年12月底,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年)》公布了中国女性在七大领域的统计监测结果。紧接着,“第四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情况发布。结果表明,十年来,中国妇女社会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约97%的被访者认为,党和国家为妇女发展创造了越来越好的条件,认为目前我国男女社会地位差不多的比例比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女性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半边天”的力量在彰显
女性平均预期寿命突破80岁;孕产妇死亡率降四成;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不断提高……统计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在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新成就,妇女的各方面保障越来越完善。
健康:女性平均预期寿命突破80岁。继年我国进入长寿国家行列之后,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持续提高,其中,女性人均预期寿命从年的77.37岁提高到年的79.43岁,年进一步提高到80.88岁。怀孕夫妇提供免费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平均达96.4%,妇女常见病筛查率达到86.6%。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6.9/10万,比年降低43.7%,指标水平居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教育: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比例超过男性。年,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85.2%,女童平等接受学前教育得到切实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性别差距基本消除。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4.4%,在校女研究生占全部研究生的比重达50.9%。
就业:近七成女性处于在业状态。城镇和农村女性在业比例分别为66.3%、73.2%。社会就业人员中女性占比超四成,女性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女性在第三产业就业占比达54.1%。对贫困妇女的保障力度持续加强,截至年底,实现脱贫的近1亿人口中妇女约占一半。
婚姻家庭:夫妻家庭地位更平等。共同商量如今已成为家庭重大事务决策主要模式。其中“生育决策”由夫妻共同商量的占91.1%;在“投资/贷款”和“买房/盖房”方面,妻子参与决策的分别占89.5%和90%。丈夫休带薪护理假比例上升,女性遭受家庭暴力比例明显降低。
社会保障:各方面社会保障都在提高。分娩费用报销或补贴比例明显提高,女性养老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据不完全统计,年末,我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女性为4.7亿人,比年末增加1.2亿人;女性参加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人数增长约八成。
社会参与:年轻女性参与意愿更强。居委会和村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均提高,全国人大女代表和政协女委员占比均达历史最高,女性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据越来越重要地位。年轻女性更关心国家大事,18~24岁女性